課程簡介:
面對激烈競爭及少量多樣、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傳統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及水平式的機臺布置已無法
如何制訂出最優的的生產計劃?滿足市場的需要。如何適時適量的生產,同時又能削減庫存、消除不必要的人力、時間及物料的浪費己成為企業界急需解決的問題。
平準化即是針對上述問題,依據豐田生產方式改良而來,不僅能克服大批量生產方式及庫存問題,并能一眼看出作業線隱藏的弊端,及時發現并予以改善。平準化不單成為改造生產方式的現代武器,更是引導廿一世紀生產的利器。
如何進行切實有效地訂單及產品預測?
如何進行生產過程中的訂單安排及有效排期?
如何更好地做好生產過程中進度控制的工作?
如何應付客戶的急單、插單、及變單管理?
這些都是當今企業所面臨的實質性問題。
本課程將帶領您一起來學習平準化新生產技術,了解浪費的認識、效率的認識、流線化生產:流線化生產線、設備設計考慮之原則和人員的安定等多方面的內容,通過理論結合案例地講解將為制造業全面推平準化生產及產能計劃管理,為企業提升勞動生產率、降低不良率、減少庫存、縮短生產制程時間、節省生產空間和提高機器設備的可動率。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管理要素。
培訓對象:
生產管理人員、倉庫管理人員、生產計劃人員、工業工程人員
學習要點:
1、 平準(平衡)生產的基本認識
2、 平準(平衡)生產的關鍵因素
3、 產能平衡管理的十個基本步驟
4、 訂單預測的十一個可行方案
5、 急單、插單、飛單的管理策略
6、 同步生產計劃的五個排期方法
課程大綱:
一、 生產管理的六個核心要素
二、 生產管理的六個終極目標
三、 現場管理人員的能力素質模型分析
四、 平衡化生產分析與效率改進方式
1、 流程再造四步法
2、 實戰訓練:切銅管流程改造
3、 妥善排班的方法
4、 實戰訓練:電器生產線人員排班
5、 如何進行作業切換
6、 實現“零”切換的思路
五、 制造現場稼動率提升的關鍵點
1. 提高人員稼動率
2. 提高設備稼動率
3. 提高流程稼動率
4. 生產能力計算
5. 如何執行標準化作業
6. 如何發現和解決現場問題
六、 提高生產效率的十個關鍵技術
1. 人員效率最大化
2. 提高設備稼動率
3. 確保物料進度
4. 急單與插單應對
5. 合理運用“刪簡重合”
6. IE手法是基礎
7. 流程化替代職能化
8. 關鍵指標目視管理
9. 基于能力模型的KPI效率考核
10. 標準化與“5S”維持
七、生產管理計劃制定與分析
1、計劃的五步法則
Ø 第一步:調查研究、發現問題
Ø 第二步:明確目標
Ø 第三步:擬定計劃
Ø 第四步:計劃制訂
Ø 第五步:計劃實施
2、確立目標的SMART法則
3、如何擬定計劃?
4、計劃擬定三原則
5、如何制定計劃?
6、如何計劃實施?
八、生產計劃的分析與解剖
1. 訂單排序的優先原則
2. 訂單排序的ABC原則
3. 生產計劃的產能平衡原則
4. 生產計劃之日程基準表
5. 日程基準表的管理內核
九、特殊訂單現場生產計劃管理策略
1、如何應對現場緊急訂單
2、如何處理現場訂單變更
3、生產計劃進度落后的處理對策
4、現場管理人員的計劃處理方法
十、結訓“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