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4于(深圳-長春 航班上執筆)
休息室,兩伙伴一邊躺在按摩椅上享受一邊聊天,看樣子也是行內上層身份人士,其中一位感嘆道:目前部門內老員工居多,工作缺乏激情,真不知老板怎么想的.同伴則答道:老板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是我的話,隨便找個借口調離崗位不就是了,多大點事.
其實,二位的談話讓我多少有些心酸,難免會有種“過河拆橋”的意味,管理也豈能如兒戲? 很想上前“教導”幾句,無奈廣播開始催促登記.故于航程上提筆作文,希望二位也能幸讀此文,以正其觀.
企業的老員工當中,不乏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人,他們的存在,是企業一筆不可或缺的財富,如果給他們真誠的關心,說不定可以激發他們身上更多的潛能,讓他們為企業奉獻余熱.
在很多的公司,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員工歲數大了,就會被辭退,以前的功過在企業中都是曇花一現。但是,人世間都遵循了生老病死的循環,沒有人可以青春永駐,長生不老。
有些企業對待老員工們很是苛刻,但是還有些企業對待老員工比對待新員工還要好。這樣會造成的結果是前者企業人心不一,而后者企業則團結一致,員工的積極性比前者多出很多。對企業領導者來說,給老員工們好的條件是必然的,如何對待老員工也是一門學問。
那么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去對待老員工呢?
李嘉誠是每個商人學習的榜樣,李嘉誠在創業的時候,有一批和他一起奮斗的員工,等到他功成名就之時,那些員工都一個個地老去了。李嘉誠沒有將老員工們辭退,而是像親人一樣去對待他們,給予這些共同患難的老員工優厚的待遇,直到老員工們退休之后,也時刻關注他們的生活,給予貼心的慰問,這在長江實業公司是一段佳話。李嘉誠認為,企業內的老員工就是一筆財富,他們或許在行動上比不上年輕人,但是在經驗上遠遠超過年輕人。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企業的員工制度和性質也發生了變化,企業員工流動性強,很少有哪一位員工在一個企業工作終生。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領導者覺得員工年紀變大,對企業的價值越來越小,做事不多,還要給予高工資,實在是浪費。
有一家美容機構,生意十分好,它是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店發展起來的,如今已經有十幾家的連鎖店了。就在企業飛黃騰達的時候,問題出現了。有一款新產品推出之后,老板擔心銷售不好,于是就想到了給員工提成的方法。
產品是銷售出去了,但是員工拿走的也不少,老板為此很心疼,錢都讓員工拿走了,那怎么行呢?所以需要改變公司的管理政策,這一改就毀掉了自己經營多年的企業。老員工們紛紛提出辭職,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老板沒有檢討自己在哪兒出了問題,也沒有及時地挽留老員工,而是當著員工們的面說道:“世界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結果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了,老員工們一個個都走了,同時帶走了很多的老客戶,而新員工也不能及時到位。就這樣,一家很有希望做大的企業關掉了很多的連鎖店。這樣的損失應該值得很多的老板們去深思。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曾經說過:“阿里巴巴永遠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其實,員工才是企業的第一客戶,沒有了員工,又怎么能讓企業運營呢?所以,企業領導者要善待老員工,將老員工的利益放在心上,讓老員工教授新員工經驗,如此一來,企業才可能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