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在做營業廳調研的時候,有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
我進入到一家營業廳,正面玻璃門打開后,發現不能徑直走進去了,營業廳被切隔為"出口"和"入口".我可以看到上門掛著兩個十分醒目的牌子.
左側為"出口",并且我可以看到受理臺席變成了縱向擺放,臺席另一側就是"出口",每個受理臺席一側都安裝了一個每一次只允許一個人過的"閘機".
右側寫著"入口",看到指示我往右側進入.
廳里大而空曠,可能我選擇的時間是午休時間,客流量極少.現場有三四名流動的手機促銷員,可是他們似乎視我不見.
最后我閑逛了一些,從出口閘機走出來.
培訓中,我問這個廳的廳經理.他說:林瑜老師,我們是超市化的營業廳.您看,像不像超市?
我尷尬了一下.
超市化營業廳,是不是樣子長得像超市的營業廳就是超市化的營業廳.
顯然不是,樣子只是硬件.
受人們歡迎的超市,有什么特點?
1、 首先,這家超市應該是開放式的;
2、產品多樣豐富,并且分類分區清晰;
3、自選式的購物體驗,并且店面不乏聲\光\影等宣傳.抓住信息就有可能購買到"平靚正"的商品.
4、超市輻射周邊,有固定客戶群.
5、有常態化的促銷活動.
6、銷售人員少但如果你需要可以找到他們.
將營業廳超市化,不是將硬件環境打造成跟超市一樣就行.
超市化營業廳利用消費者已經形成在“超市”消費的習慣,建立體驗式營銷,將客戶辦理業務的過程轉變成“逛超市選需要購買產品”的過程,滿足客戶自主選擇產品的需求.所以和傳統的營業廳相對,超市化的營業廳會有其明顯的特征的.
首先,營銷環境采用的是開放式布局,開放式店面布局、陳列;
第二、清晰的功能區劃分,簡潔的營銷路徑設計;
第三、營銷資源集中化展示;
第四、產品實物化,購買便捷化
第五、營銷人員顧問式營銷,并且有極強的主動營銷意識與能力;
第六、提供購買的便捷服務,有趣服務以及個性服務.比如:電子購物車可以讓客戶自主選擇并最后自主下單購買。比如:客戶只要輕微二維碼就可以購買通信產品。這些都是為客戶的購買提供便捷.
對比之下,開篇我說的進了一家如超市的營業廳,至少讓我覺得它只是樣子像,而實質不是。
營業廳的超市化的實現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個逐項推進并不斷優化的過程.
首先,實現營業廳超市化,支撐系統需要改造優化.
比如,建立智能購物車和收銀臺機制;比如:統一運營管理平臺,將虛擬
的商品實物化,并實現產品的配置上下架;比如:實現線上訂購線下就近營
業廳取貨.
其次,廳店改造。比如功能區(功能區的設置緊緊圍繞客戶分流、均衡體驗以及進廳單個客戶消費價值提升來設計),廳店布局、動線設計等。比如,硬件選擇(體驗臺、桌椅的選擇和擺放)。
第三,生動化的體驗環境:通過舒適的現場環境與多樣的體驗設備,營造開放的營銷環境,激發客戶的興趣,增加購買意愿。
最后,廳店人員轉型.
比如:觀念的轉變,新模式的適應和熟悉,廳店管理人員超市化運營
能力的提升,一線營銷人員銷售與體驗技能的提升等。
其實最難改變的也是"人"這一項.
營業廳超市化一方面符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人們對購買體驗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了運營商對廳店"效益"的要求.
當然,在營業廳超市化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各種困難和矛盾. 這種沖突的出現并不能阻擋營業廳超市化的實現,相反 ,正因為有這些沖突和矛盾,才會更廳店超市化之路走得更好.
下一篇,將說說營業廳超市化過程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各種困難和矛盾.敬請期待.
--------------------------------------------
我是林瑜,你的學習伙伴。
專注職業培訓八年,國內營業廳內訓課程首選職業培訓師;國內班組管理課程知名專業培訓師;中國移動多個省、市級公司特約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