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位企業老總閑聊,他說他比較喜歡學習,很多培訓師的課程他都去聽,聽了就會有收獲。但是,也有很多課程“講的都是對的,但是都是無用的”這種現象存在。理論和實踐相差太遠,尤其是對一些新興的中小型民營企業,他們最渴求管理經驗和知識,但是這些理論與他們目前的企業狀況相差甚遠,根本就不配套。還有就是有些培訓師自己激情飛揚,卻調動不起學員的情緒,上面熱鬧,下面沉寂。有些培訓師就用做游戲來調節氣氛,但是學員仍舊不配合,造成非常被動的局面。 通過這幾年的課程培訓和內訓實踐,我本人也不是沒有這種情況出現,但是我都能及時調整,尋找培訓師和學員及客戶最佳結合點,深入研究,系統設計,進行課前調研。無論時間多么緊張,我都要堅持事前跟客戶進行溝通,了解企業戰略及員工的精神狀態。事實證明,這也是比較實用的一種方法。 咨詢業是道德產業。客戶的成功才是培訓師的成功。目前的培訓主流不是知識說教,咨詢式培訓已漸漸占到主流。事前調研可以讓你有針對性地授課,了解情況,才可以施以方法。在淄博的一家印刷企業講課時,我犧牲了休息時間堅持進行調研,了解企業情況。在兩天的授課時間里,該企業150多名中高層主管及員工參加了聽課,課程氣氛相當活躍,學員參與程度非常高,最后問卷回饋滿意率是100%,雖然累得很,但我非常欣慰! 培訓應該有以下幾個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培訓和讀書、自學相結合,培訓和公司業務相結合,培訓部和學員,學員的直接經理、公司高層相結合,培訓和人事制度相結合,總之,培訓不是單純的、孤立的老師上課,學員聽課,要有需求分析,項目設計,后續跟蹤和效果評估。 在實踐中演繹,在歸納中升華,充滿激情,商儒雙贏,是我的愿望,相信也是很多培訓師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