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難以速成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文化管理研究所所長 黎群
(原載于中國郵政2010.5,微信公眾號:jdliqun)
當今時代,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軟實力已然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不少企業紛紛期望通過像搞工程式地將企業文化迅速建立起來。那么,企業文化到底能否速成,有什么本質特性,如何根據其本質特性和形成規律找到文化建設的正確途徑,這些都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不管你是否注意,文化其實就在你的身邊。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企業文化。比如,當你進入不同的企業,你就能“感覺到”該企業所處的氛圍:人們談論的事情、人們交流的方式、辦公環境的設置等等,都在不出聲地向你展示該企業的文化。因此,簡單來講,企業文化就是現階段企業員工所普遍認同并自覺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為方式。由于企業文化具有共識性和內在性的特點,也就決定了新的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建立是很難速成的。共識性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特性。只有達成共識的要素才能成為文化。企業新提出的文化要素,如果沒有達成共識,目前就不能稱之為文化。艾弗萊特·羅格博士的研究揭示了企業文化在企業員工中傳播的規律。羅格博士認為,變革思想往往是從占很小比例的集體中產生的(通常只占總人數的2.5%);進而傳播到“早期采納者”那里(他們通常可能占13.5%);一旦這些人對變革思想予以贊同,則“大多數人”就會采納它了(正態分布曲線中間68%的部分);最后,“遲緩者”(剩余的15%)也將逐漸接受變革思想。因此,可以這樣說,企業文化通常是在一定的生產經營環境中,為適應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首先由少數人倡導和實踐,經過較長時間的傳播和規范管理而逐步形成的。那么如何才能達成共識性?企業領導層首先要形成并提出新的文化主張,形成領導層文化以后還需要向領導團隊擴散。領導團隊是以領導層為核心,吸收其他高級管理人員、中級管理者和一些企業內部非正式組織的領導者的領導聯盟。領導團隊達成共識后還需要進一步導入、深植領導團隊文化,逐漸使廣大員工對領導團隊文化形成積極的態度,最終共享領導團隊文化,從而形成為全員所普遍認同和共識的企業文化。內在性是企業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我們經常會由于一些原因而忽略了文化的存在。我們往往不會覺察到文化,這是由于文化已經如此深地扎根其中。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已經變得極其的內在,以致文化過程也變得令我們毫無察覺。企業文化是作為企業大多數員工共享和自覺遵守的理念和行為方式而存在的。領導者創建、倡導的文化理念內化為普通員工個人的信念,外化為員工的行為結果,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員工個人對領導團隊文化逐漸形成積極態度的過程。員工對領導團隊倡導的文化,通常將經歷一個從熟悉、模仿、服從、領悟、認同到最終內化的較長過程。考慮到文化的內在性,建議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抓好以下兩個關鍵環節:第一,科學地確定企業文化的內容。企業文化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支撐企業戰略管理,為促進企業戰略實施服務。對于已經被員工普遍認同的文化要素,可以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要求為基準,將與之符合的文化要素保留下來,將與之不符合的通過文化變革拋棄掉。此外,企業還需要根據未來發展戰略的新要求提出某些新的文化要素,作為新文化的“種子”,經過精心培育、廣泛傳播,使其逐步成為企業新文化的組成部分。第二,積極有效地培育企業新文化。企業培育新文化的具體方式方法很多,如(1)廣泛宣傳,形成共識;(2)加強培訓,提高素質;(3)領導帶頭,身體力行;(4)樹立榜樣,典型引導;(5)完善制度,體制保證;(6)積極強化,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