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9-30日,柳瑞軍為四川會東主講公開課《中小微企業戰略轉型與盈利模式創新》。
一. 課程背景
1. 宏觀經濟背景對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轉型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最近幾年,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非常迅速。據統計,截止2018年底,在中國7000萬家企業當中,中小微企業占到總數的98%,中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下,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如總理所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只有轉型升級才能持續發展的關鍵階段。
2. 轉型升級是民營企業及中小微企業走出發展困境的唯一途徑。在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等諸多外部環境下,中小微企業在發展中也面臨諸多挑戰和困難,主要表現有:
1) “三難”:融資難、用地難、創新難;
2) “三低”:企業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低;
3) “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術。
據統計,當前90%以上的商戶陷入生意艱難的瓶頸,獲客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現金成本急劇攀升,而經營效果差強人意。面對這些發展困境,一切都在彰顯著一個趨勢:實體商企,急需轉型!
3. 創新是中小微轉型升級的關鍵和根本保障。面對當前經濟環境和企業發展困境,中小微企業只有不斷創新,主動轉型,才能克服諸多發展難題,實現持續成長和發展。
本課程以此為背景,針對民營和中小微企業如何破解發展難題、走出困境、實現轉型升級和業務突破等重點問題,提出系統和有效的對策和解決方案,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持續成長和發展。
二. 主講:柳瑞軍,創新思維與管理創新講師,曾任某上市公司財富共同體事業部總經理,以管理顧問服務形式,服務60多家中小微企業客戶,協助客戶實現經營管理轉型和規范化管理,幫助客戶實現持續成長和互利雙贏。
三. 適用對象: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創業型企業負責人、高中層管理者和創業者。
四. 標準課時:12課時/2天
五. 授課方式:互動授課、咨詢式輔導、教練體驗、行動學習工作坊、情景模擬沙盤等授課形式。
六. 培訓收益:
1. 應對之策——針對中小微企業當前競爭環境、經營現狀和面臨困境,從創業型企業持續成長的角度,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
2. 變革轉型——認知適合中小企業成長發展的戰略管理特點和要求,掌握企業變革轉型的成功模式,并查找自身企業的關鍵轉折點。
3. 內生動力——幫助中小企業認知適合自身特點的組織管理模式,幫助改進完善經營管理機制,以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要求,獲取創新和持續成長的內生動力。
4. 激發創新——認知企業文化和人才戰略管理的意義,掌握如何塑造鼓勵創新的文化和團隊。
5. 走出困境——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幫助中小企業構建自己的商業模式,有效應對經營困難、資金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等經營難題。
6. 業務突破——通過學習系統營銷創新方法,在產品與服務、渠道與促銷、市場與客戶開發等方面,找到新的市場營銷思路和方法,促進營銷轉型,推動業務的突破性成長。
七.典型案例
─ 2017-2018年,柳瑞軍先后3次為中小微企業主講公開課《中小微企業轉型與管理創新》《創新與創業管理》等培訓。
─ 2019年8月29-30日,柳瑞軍在四川省會東縣主講《中小微企業戰略轉型和盈利模式創新》公開課,受到縣委領導和70多位企業家極高贊譽和好評,培訓結束后,受邀參加縣委主辦的新經濟專題研討會,并進行點評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