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從忠
因為法國人彼此很少往來,即使兄弟間也很淡漠。在法國,餐館價格非常高,下館子是大事,不像中國人請客時那么瀟灑。但也沒有傳說中那么摳門,AA制的情況并不普遍。和中國人親疏概念不同,法國人認為配偶第一,孩子第二,父母第三。上菜時,他們先給配偶夾菜,然后是父母。如果是妻子的媽媽來訪,丈夫會說:“您住旅館吧,我付租金。”
另外,法國的大部分人是懶人。法國人下班后任何手機都不接,哪怕是老板打來的。法國法律規定老板不能開除員工,而給員工降薪,其法律程序也非常復雜,所以老板不敢輕易得罪員工。“一單活交給法國人,耽誤一兩個月太正常了。”中國TCL公司的富豪李先生就是因為不了解法國員工的惰性,以及他們動輒“罷工”的權利,最終是損失慘重。在法國生活,做任何事都要預約,比如看牙醫,5月份預約,8月份才能見到醫生;冬天打疫苗也要提前3個月預約。企業如此,政府也如此。甚至到銀行取錢也要提前3天預約。但法國人卻覺得很正常,大家都效率低,所以也不好埋怨別人。他們喜歡罷工,一條路沒修好,公交就罷工,因為工作難度增加了,罷工成了法國人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
法國稅負世界排名第一,男人結婚前60%收入上稅,婚后減為50%,一算賬,不工作反而更劃算。在法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政府免費養兩年,還提供就業培訓,兩年后如果有充足理由,政府還會繼續養著;如果沒理由也不要緊,政府提供稅前1200歐元的失業補助,足夠日常開銷和旅行了。絕大多數法國人稅后收入在1500至2000歐元左右,但福利非常好,一個山區小鎮,卻有3架直升機供市民急診等使用。巴黎的房子每平方米約3000歐元至5000歐元,大多數人都買不起,但法律規定:房客交不起租金,房東也不能趕他們出門。
法國稅負很重,但是法國物價不高,牛肉3歐元一公斤,但大白菜卻要2.5歐元一公斤,因此法國人很少吃帶葉的蔬菜。這樣一來,生活休閑的法國人請客往往不上飯館,尤其是請好朋友時,更是要在家里做頓飯,以顯示對客人的盛情。同中國的大吃大喝相比,法國的家宴方式就顯得比較“摳”了。雖然也有冷盤、主菜、奶酪和甜點,但每道菜都是“自助”,主人會將菜盤在桌子上轉一圈,每人想吃多少就盛多少,主人不會勸你多吃一碗。本書作者曾應邀到一家叫“米其林二星餐廳”的法國飯館吃飯,那頓飯則遠遠不止四道菜,前后足有十來道。不過,每道菜的量并不大,只是做得非常精致。自始至終吃下來,既大飽了口福,也沒有浪費什么東西。
同許多西方國家一樣,法國人吃飯采用“分餐”的形式。進入餐廳后,侍者會給每位客人分別遞上一份菜單,各點各的菜。一般來講,一套完整的法餐包括冷盤、主菜、奶酪和甜點四道菜,一盤吃完后再上下一盤。餐廳往往提供不同價格的套餐供客人選用,除了有四菜齊備的套餐外,也有冷盤加主菜、主菜加奶酪或主菜加甜點的組合方式。當然,客人也可以撇開套餐,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點菜。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在朋友聚餐時實行“AA制”,每人結賬時將自己點的菜從賬單中選出來。如果你同幾位法國朋友一起吃飯,可能光埋單就花掉一個小時。在這種習俗下“撮飯”,是很難出現浪費情況的。
法國人中午很少回家吃飯,因為午休時間有限,很多人喜歡找個小飯館吃個大沙拉,或是買份三明治。晚餐則不同,往往要挑選一家舒適溫馨的餐廳,同家人或朋友慢慢享用。雖然點的東西比午餐豐盛,但法國人的晚餐一吃就三四個小時,這種長時間“作戰”往往就一邊吃一邊消化了,所以很少出現剩菜的情況,許多人吃完菜后往往還用面包將盤中的湯湯水水蘸干,并一齊送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