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R自我制勝六大方略”的博文中,筆者(佟天佑)已簡明扼要地把《人力資源診斷實務》的精要部分與大家分享,現進一步把各章節的操作指引和應用提示內容上載,能夠讓各位充分了解企業人力資源把脈;如何通過自診改進和系統建議,實施合適傳導與驅動操作軟著陸的過程,目的是達到:學以致用是工具,恰到好處是鑰匙。
【應用提示】
企業人組織就是一個眾人組成的活人造實體的協調統一,也就是靜態結構及動態運作的協調團隊,其實質是具有共同趨向與特性的人際紐帶——創新是動力,開發是保證,如何達到自我制勝,就在于通過人力資源自我診斷,并對現有資源的使用和功能狀態進行全方位的整合、調節和提供遞進的改進方案,應用提示如下:
■必須明確和做到:
★通過系統深入的企業自診自查分析和適合方法運用,為企業找出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與結癥所在,從而“對癥下藥”;幫助企業從戰略上的重新定位和明確人力資源規劃管理改善項目,重新搭建和構造一個匹配的運營平臺;讓貴公司在自我強身健體中成長,并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
★充分認識提供服務的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和內在優勢,結合當前企業競爭戰略的前瞻性,構建以企業文化底蘊為基礎;以品質服務為作業控制系統,在不斷滿足顧客需求的戰略思維。因而,應著力企業現況了解和深入的剖析,并做出與事實相輔相成的認識,方可做出貼近和緊接提供服務的企業的改進思維和解決方案。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并在企業各層面人員共同努力,。它是把目標轉化為實際工作細節并按要求完成的過程。其崗位行為與團隊行動是組合進行的;主要是參與性、協調性和促進性的體現。從預期到調節、執行到糾偏、實況到評估,都是在人與事的工作中逐一呈現。因此,若得到絕大多數員工認同和落實于實際行動是成效的關鍵。
■解決問題是硬道理:
★對現況、事實、狀態的全面認識,需要更客觀透徹地了解與分析的基礎上;方可對癥下藥和調理、整合與改善。其事半功倍的效果支持,也就是本土文化之“議論文結構”,其著陸點在于對企業管理層面和基礎層次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所達成的檢索和實證過程。
★制度先于技術,人本優先資本;必須扎實打好人本與文本基礎,并與企業之優勢的資本資源充分結合,練就更具特點的“底氣”,為改進提供更為客觀的事實思考和策動改進方案提供動力。
★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基礎是關鍵,要建多高的大樓,就要有深度與之相匹配的打樁基礎。應在企業決策管理層充分評估基礎上,溝通與共識項目并進行相關主題宣傳,可由委任診斷小組成員具體負責(包括合作進程的信息來往和鏈接)。
★可以這樣說,企業在不能吝惜基礎管理資源的投入時,應切實可行把握預防為主策略,動態控制作業的意識;通過平衡、調節、安全、空間和適合全體員工訓練到位的橋梁構建;必將以穩步前進的動力,創收出體現人本化元素和源源不斷的效量。
其目的是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為企業HR工作者和各部門管理人員提供實例借鑒和操作分享:學以致用是工具,恰到好處是鑰匙。
人力資源量化診斷與改進,是佟天佑顧問項目的全過程實錄,其把脈與操作的第一個步驟和程序是"自我診斷策劃",它是從貼近事實開始的。簡單來說:就是貼近企業,尋找客觀存在的關系與環境因素;策劃適合的自我診斷計劃、層次方向和選配方法,為調研溝通和策劃診斷方案做出框架預備和工作共識。
本文摘自佟天佑/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人力資源診斷實務》(國內第一本HR自我量化診斷和改進的工作手冊)/第一章之"自我診斷策劃"。注:全面分享可對接“人力資源管理診斷與應用”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