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式溝通則需要我們針對日常工作的需要來進行設計。比如:前段時間我們服務一家企業。老板在外面跑業務的時間比較多,公司所有的事情都要老板決策,每天在外面是電話不斷。老板跟我說:“我
現在都好像得了電話恐懼癥了,討厭接電話,聽到電話鈴響心里就慌,后來調成震動,就總感覺電話在震動,沒事都要翻出來看看。出差回來,還要待辦公室里“練簽名”,沒辦法一大堆的呈批文件等著我。
講到這到這里我看他臉上的表情痛苦得很,后來通過對他們企業管理狀況的了解,基于他這樣的情況,中層管理培訓我們便建議他們企業上一套OA辦公軟件,后來找到了一家做這種軟件的公司,讓這家軟件公司按企業的需求,做相關的修改,經過兩個月的時間,一套符合企業日常運作需求的OA辦公軟件便開始使用了,剛開始大家還都不太適應,我們還與廠家的人專門組織了相關操作的學習培訓。讓大家很快的適應和熟悉了起來。這樣一來這個OA軟件便滿足了老板與部屬的溝通需求,又快又方便,老板打字慢,便給他買了一個手寫板,方便實用,
通過這個軟件老板在外地也可與公司保持聯絡異地辦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后來我們還基于他的銷售網點比較分散,一線的銷售不能有效地判斷與跟進重點客戶,銷售信息傳遞也比較緩慢,甚至會延誤銷售機會,老板無法支撐到銷售過程中的重點跟進;我們又幫助他開發了一個內部銷售論壇。在論壇里結合公司的業務特性設計出適合的功能模塊,分區域、級別給予不同的授權,業務人員可以將銷售信息及時的反應在論壇里,老板可以針對每個銷售機會的不同階段信息,給予回復指導,更便于老板分析決定是否、何時應該直接參與銷售。這個論壇是找一個朋友做的,只花了500塊錢,雖然比不上一些專業軟件,看起來是個土方法,但就公司的情況而言這已經滿足了老板的需求,老板也感覺非常好用。
每一家的企業情況都不一樣,根據自身需求設計能夠相對滿足于需求的工具,借用一定的工具來輔助我們的管理工作,這樣的效率、效果都會跟著提高。職業化培訓從這個角度上看,我也認為企業里沒有輔助于管理的工具,那你的執行跟蹤就很難,管理工具的使用也決定著企業執行力的提升。就常規的從工作回饋上來看,我們日常涉及到的日報表、周報表、會議管理管理等這些都是滿足于我們需求的必要溝通方式與手段,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兩張表單,我想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圖一:
檢查者 |
執行者 |
決策者 |
督辦 系統
|
簽名 字 |
任免 制度 流程 經驗 公告其它 |
形成 文本 |
注意事項 意見 |
1: 2: 3: |
統一意見 |
1: 2: |
輔助 議題 |
1: |
主要 議題 |
下次會議議題 |
上次會議議題 |
主持人 |
參加人員 |
地點 |
時間 |
部門 |
會議紀要表 |
編號 |
圖二:
XX公司生產班組長日志
組別: 組長: 年 月 日
計劃生產品種 | 實際生產品種 | 計劃生產數量 | 實際生產數量 | 入庫數量 | 待驗數量 | 損耗數量(不合格品) | 未達到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計 |
|
|
|
|
| |||||
人員出勤及安排 | 設備使用及維修情況 | 生產作業過程記錄 | 備注 | |||||||
應到 |
| 請假 |
| 實到 |
|
|
|
| ||
調出 |
| 調入 |
| 實有 |
| |||||
人員安排: |
注:本表一式兩份,一份生產班組長自留,一份上報生產部經理。如有加班加點將人員、工時記入備注欄。
更多精彩請關注殷祥老師個人網站https://www.yxgl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