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差距源于技術、資金以及比較長的經營歷史。對于顧客而言,根本的差距其實是產品的差距,不是產品功能上的差異,是產品給予顧客價值感上的差異。
可口可樂能夠讓每一個時代的人集聚在它的周圍,超越時代、距離和地域甚至文化,這個產品連接不同消費人群的就是它所給予每一個顧客的“擋不住的感覺”。
哈根達斯雪糕,讓繃緊的生活即便是在飛機場的候機廳里也能松弛下來,享受瞬間的美好。它代表雪糕,但是,所有喜歡哈根達斯的人都知道它更代表美好的感覺。
在現在的社會,摩托車不僅是交通工具而已,還可以告訴別人許多不同,諸如展現車主的品位、風格等無形的價值。哈雷摩托不僅是一部摩托車,更大程度上是個性和理想的化身,是某種生活方式的表達。
菲爾·奈特推出耐克品牌后,將運動健身的靈感與渴望達到價值水平的創新性產品展示結合起來。耐克只簡單地展示了一下產品,卻與顧客在更深、更鼓舞人心的層次上做了交流。讓人在更廣闊的運動健身世界里了解運動的真正意義,這超越了產品本身。
對于那些和人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的產品,已經不能夠簡單地稱為“產品”,常常會把這些產品和生活方式等同一體。
當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就等于購買這品牌所代表的某種信念和態度。產品僅是企業價值的載體,打動顧客的是“內涵”,是企業所要傳遞的企業價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