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與羅馬的興亡──在萬科公開論壇的演講(2014年8月19日)今天我來這里,有兩個原因,一是祝賀萬科三十周年,二是為了《易中天中華史》第九卷《兩漢兩羅馬》的首發。兩漢就是西漢和東漢,兩羅馬就是羅馬共和
漢武帝做了一個重要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是一件影響到千秋萬代的大事。從此,中華帝國有了國家意識形態,也有了恒定的核心價值。帝國作為一種制度,也才穩定地延續了二千多年。 當然,秦制和秦政,也
漢武帝下詔罪己了嗎──《易中天中華史》第八卷《漢武的帝國》后記 撰寫《漢武的帝國》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那就是他的“輪臺罪己”。這事歷來被視為史實,而且評價甚高。因為以帝王之尊,漢武之雄,居然能下詔罪己
確立了郡縣制以后,秦始皇又連出數招。第一招是“修馳道”,也就是修建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高速公路網。第二是“去險阻”,也就是拆毀六國在險要之處修建的長城巨塹和城郭要塞。第三是“決川防”,也就是決通六國所筑
昨晚央視一套播出的《開講啦》之《易中天:這是我的選擇》,由于節目時間短,又是臨場發揮,有些話沒說清楚,這里略做補充。我的基本觀點是:自由即選擇,選擇即負責。為什么選擇即負責?因為任何選擇都會產生后果。
秦的崛起確實始于變法,而變法是被逼出來的。這一點,秦孝公在他的“求賢令”中說得很清楚。他的說法,叫“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因此,如果有誰能“出奇計強秦”,孝公愿意“與之分土”。秦,真被諸侯看不起嗎?是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如果上一炷香,祖宗能知道嗎?是的,十八代的老祖宗。老祖宗號太初公,是明代永樂到宣德年間人。踏上仕途后,被帝國政府派往異國他鄉,最后以身殉職,長眠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幸好,他老人家的二
湖南美術出版的《黃永玉全集》,就要在北京首發了。我作為鐵桿粉絲和資深粉絲,理應到場站臺。但因在上海另有公務,只好向先生告假,并遙致祝賀! 我做黃永玉的粉絲,是在中學時代,距今大約半個世紀。那
好作家的檢測指標通常有三個:感覺、文字、結構。感覺好的文字未必也好,文字好的結構未必也棒。三全其美,是稀罕物,是可人兒。但陳丹燕算一個。陳丹燕是上海的“幽靈”。從1998年發表“風花雪月”,到2012
今天是龍年歲末,也是我的生日。借此機會,向各位網友問聲好,給大家拜個年!啟功先生有云:六十六,非不壽。遂續貂如下:少做秀。高也成,低也就。學到老,活個夠。 六六大順,謝謝諸位!六十六,非不壽。禍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