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第一講:項目管理的核心管理思維
1、結構化的管理方法
1.1、定義項目和項目管理
1.2、衡量目標的四個維度
1.3、項目管理誰來管
1.4、項目管理管什么(十大知識領域)
1.5、項目管理的過程
1.6、項目管理怎么管
1.7、項目的生命周期
1.8、不同組織結構下的項目管理模式
2、系統化的管理思維
2.1、全局視角
2.2、關注項目中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
2.3、以結構化方法體現系統管理的思維
第二講:轉換視角,事事都可成項目
1、“項目”的是與非
1.1、對項目的誤解
1.2、非項目的日常運營
2、項目管理與運營管理
2.1、項目管理與運營管理的對比
2.2、項目管理與運營管理的關系
3、小結
第三講:不識干系人,成功似“浮云”
1、誰是那些影響你工作的人
1.1、干系人
1.2、項目經理
1.3、項目發起人
1.4、項目團隊
1.5、客戶/用戶
1.6、案例:誰是取經項目的干系人
2、如何最大限度識別干系人
2.1、為什么要對干系人進行管理
2.2、找出影響你工作的人
3、怎樣對干系人進行分類
3.1、權力
3.2、作用
3.3、利益
3.4、參與度
3.5、其他維度
4、誰是最需要關注的干系人
4.1、干系人分析矩陣
4.2、為干系人排座次
5、如何管理工作中的干系人
5.1、評估干系人的支持度
5.2、干系人登記表
5.3、干系人溝通管理表
6、小結
第四講:萬事開頭難,別輸在起跑線上
1、舉辦一場正式的啟動會議
1.1、搞清楚項目的背景及立項目的
1.2、師出有“名”—制度(權力)保障
1.3、師出有“民”—人力資源保障
1.4、師出有“鳴”—認知(行動)保障
1.5、師出有“人民幣”—財務(資源)保障
2、如何管理項目需求
2.1、搞清楚項目的內容及要求
2.2、弄清完成項目的思路
3、小結
第五講:高舉“化”功神刀
1、將項目化繁為簡
1.1、為什么需要“化”
1.2、WBS——化整為零的“神刀”
2、WBS化大為小的妙用
2.1、如何創建WBS
2.2、分解遵循的原則
2.3、第一級分解的邏輯
3、小結
第六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1、工作要有計劃
1.1、案例:沒有計劃的后果
1.2、計劃編制涉及哪些內容
2、進度計劃怎么編制
2.1、進度計劃編制的思路
2.2、活動間的相互關系
2.3、項目網絡圖
2.4、正推法與逆推法
2.5、浮動時間
2.6、平衡資源、優化進度
2.7、兩種進度管理工具
3、其他計劃怎么編制
3.1、人力資源計劃一什么人做什么事
3.2、資源需求計劃—用什么來做事
3.3、基于WBS的預算思路
4、小結
第七講:有效溝通—和諧團隊的潤滑劑
1、項目溝通的“正確”姿態
1.1、有效的管理必須基于溝通
1.2、項自溝通的目的
1.3、項目溝通管理計劃表
2、與不同對象溝通的要領
2.1、向上溝通的原則
2.2、平級溝通的原則
2.3、向下溝通的原則
2.4、跨部門溝通的原則
2.5、善于溝通是一種能力
3、小結
第八講:項目團隊的打造——桃園結義兄弟情
1、團隊不僅僅是一伙人
1.1、團隊是那架登天的“梯子”
1.2、為什么是團隊,而不是個人英雄
1.3、為什么是團隊,而不是團伙
2、項目經理的角色
2.1、通常項目經理存在的問題
2.2、誰更適合擔任項目經理
3、始于職權力,成于影響力
3.1、領導重于管理
3.2、如何管理不同的員工
4、如何贏得團隊協作
4.1、讓團隊成員參與決策
4.2、讓團隊成員了解情況
4.3、讓團隊成員有利可圖
4.4、“硬”道理+“軟”包裝
5、小結
第九講:讓未知不再可怕
1、正確認識風險
1.1、意外不可避免,但風險可以管理
1.2、發倔意外—識別風險
2、判斷意外帶來的危害—評估風險
2.1、定性風險評估與定量風險評估
2.2、項目風險識別表
2.3、決策樹
3、準備好處理意外的辦法—應對風險
3.1、回避
3.2、轉移
3.3、減輕
3.4、接受
3.5、監測意外的發展狀態一一監控風險
4、小結
第十講:管理過程與掌控變化
1、執行中的監控
1.1、執行—讓計劃轉變為結果
1.2、監控—讓執行產出計劃的結果
1.3、“三個問題”與“三種辦法”
2、狀態跟蹤—對進展做到心中有數
2.1、項目會議
2.2、項目進度跟蹤
2.3、項目進展報告
3、項目控制—讓工作在既定的軌道上前行
3.1、項目變更控制
3.2、項目范圍控制
3.3、項目進度控制
3.4、項目成本控制
4、小結
第十一講:總結經驗與持續改進
1、管理收尾,結束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1.1、編寫文檔,讓工作有據可查
1.2、做好驗收,把好結束的關口
1.3、總結工作,改過遷善
1.4、論功行賞,關注貢獻
1.5、回饋感謝,鞏固關系
2、合同收尾,按合同辦事
2.1、合同條款核實
2.2、項目移交評審
2.3、合同文件歸檔
3、小結
說明:本方案為初步方案,通常情況下,會在培訓前,與企業做進一步溝通,根據企業具體情況,調整成最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個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