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釋的社會學意義:
儒家:入世之說
道家:出世之說
佛學: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
智慧 是行為主體回應目標任務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的,內在素質構成要素的快速重組及輸出,和效用體現的過程。現代管理的功能就是要提優怯邪、強大現有,開發潛在,挖掘新興,聚焦、整合個體與群體的正能量,面向未來,發揚壯大。
調動人積極性,
刺激人的主動性,
挖掘人創造性。
上智之人知道變;
中智之人跟著變;
下智之人不知變;
無智之人認死理不肯變。
《易經》預測思想
又稱《周易》,歷來被推崇為“六經之首 大道之源”, 它通過象征天、地、雷、風
水、火、山、澤八種 自然現象八卦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的64種變化
(64卦)。
《周易》的預測方法和辯證思想的合理性,是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馬克思說:“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是對預測思想的形象化解釋。
第一,變易; 第二,簡易;
第三,不易。
羅杰斯論斷:成功的公司不會等待外界的影響來決定自己的命
運,而是始終向前看。 (美國IBM前總裁羅杰斯)
點 評:只想隨波逐流,難有理想彼岸。
隧道視野效應: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
狹窄的視野。
點 評:1.不拓心路,難開視野。
2.視野不寬,腳下的路也會愈走愈窄。
人性的本質是趨利避害,對嗎?還有別的嗎?
組織與個人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契約關系嗎?
組織以何為本?組織的目標OR以人為本?
組織的本質是什么?是領導者目標的延伸嗎?
《商君書·算池》:“民之性,饑而求食,勞而求佚,苦而索樂,辱則求榮,此民之情也。”
《韓非子· 難二》:“好利惡害,夫人之所有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父母養之簡,子長而怨;子供養薄,父母怒而誚。……皆挾自為心。”
《韓非子· 難一》:“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君臣之際,非父子之親也,計數之所出也。”
第一,組織成員來自五湖四海。這是軍隊的一個特點。
第二,行動步調高度整齊劃一。軍令如山倒,執行命令是軍人的天職。
第三,人才資源重在內部開發。這是軍隊建設又一條經驗,我們很少看到軍隊到處去招聘的,他所需要的人都在軍隊內部培養。
第四,新陳代謝隊伍良性循環。軍隊每年都有轉業的、有補充的。我們組織【公司(企業)】的員工隊伍也要進進出出,有進有出。
第五,賞罰嚴明激勵約束到位。賞罰嚴明,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激勵約束到位。
第六,反映迅速作風雷厲風行。軍隊反應迅速、作風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兵貴神速。
第七,協同作戰注重聯手聯合。現代戰爭需要諸兵種聯合作戰。
第八,善于總結繼承發展創新。軍隊特別善于總結,在總結的基礎上不斷提升。
第九,領導垂范處處身先士卒。軍隊是這樣,全部軍事活動當中,各級領導都走在隊伍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