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本化與價值鏈:
目錄
文化資源及其資本化
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
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創新
正文
v從文化的形態劃分:
v1、固體的文化資源;
v2、產品的文化資源;
v3、流動狀態的文化資源
v(一)資本
(l)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是投入(生產資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勞務,土地,資本根據現今主流宏觀經濟學觀點,資本可以劃分為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源、技術知識
(2)從企業會計學理論來講,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生產經營,能產生效益的資金
v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v美國當代著名社會思想家弗蘭西斯·福山( Francis Fukuyama) 提出“人的資本”:
v社會信任可以資本化、商品化
v3、資本的劃分
v布迪厄(Bourdieu , P.) :《資本的形式》
v自然資本
v文化資本
v社會資本
v(二)文化資源的資本化
v1、文化資源的資本化、就是將一切有形的、無形的文化資源,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法,優化配置到各個文化生產部門,生產出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以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v2、文化資源的開發的兩個方面:
v外延與內涵
v3、文化資源資本化的三個步驟:
v可行性研究
v準備(這一階段包括資料準備、組織準備、需求預測、資金落實等工作)
項目實施
v3、文化資源資本化的三個步驟:
v可行性研究
v準備(這一階段包括資料準備、組織準備、需求預測、資金落實等工作)
項目實施
三、民族文化的保護及其資本化
v(一)民族文化
v民族文化就是各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和擁有的、具有鮮明民族特征助物質的和精神的成果其中,物質的成果有飲食、服飾、建筑、工藝美術、生產工具等,精神的成果有語言、文字、科學、藝術、哲學、宗教、文學、風俗、節慶和傳統習慣等
v(二)民族文化的保護
v1、民族語言文字
v2、民族服飾文化
v3、民族飲食文化
v4、民族建筑文化
v5、民族宗教文化
v6、民族工藝美術
v7、民族民間文學
v8、民族體育項目
v9、民族醫藥文化
10、民族傳統節日
一、我國傳媒功能的轉變——從“喉舌論”到提供社會信息安全保障
媒介集團如何獲取競爭優勢
v媒介集團實現競爭優勢,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考慮
v1、成本的層面與所有的制造型企業類似,實現集團化可以降低管理和交易的成本,媒介集團也不例外
v2、從標岐立異的角度來考慮通過價值鏈內部處于不同結構層面的各個價值活動之間的整合,媒介集團可以帶來比競爭對手更具特色的產品以及服務,但對于競爭對手來說,由于這種特色是建立在媒介特有的“結構”之內,所以復制的成功性很低,具有不可復制性,這就是媒介集團價值鏈建構結構競爭的最主要的作用
v3、實現廣告的規模銷售
v四、大傳媒產業價值鏈
所謂大傳媒,不是簡單的跨傳媒,而是融平面傳媒、電子傳媒、立體傳媒和通訊傳媒等在內的相互整合大傳媒產業價值鏈,即指以電視、電腦、電話等為基礎平臺,以新聞、娛樂、運動、明星、音樂、游戲、文字、程序等為內容,以報刊、圖書、廣播、電視、網絡、光盤、唱片、人體等為傳媒,以調研、策劃、制作、包裝、發行、廣告、相關商品開發為工業化流水線的商業價值鏈條運作體系
1 兩個模式基本概念
1.1 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的理解和定義
1.2 商業模式的類型
1.3 商業模式的選擇
1.4 商業模式八大要素分析
1.5 最受青睞模式組合分析
2 盈利模式8大類別36種
2.1 價值鏈模式4種(案例)
2.2 客戶模式4種(案例)
2.3 渠道模式5種(案例)
2.4 資源模式4種(案例)
2.5 知識模式4種(案例)
2.6 巨型模式4種(案例)
2.7 組織模式4種(案例)
2.8 產品模式7種(案例)
3 中小企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