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企業無時無刻不在精益求精地、持續優化自己的產品與服務。其優化的途徑有結構優化、元素優化、原理優化、系統優化等。
同理,管理者也應該對企業——這個產出產品與服務的商業機器本身實施優化。而我們優化企業本身的途徑主要有兩個:
1、元素優化——人的優化;
2、結構優化——組織結構優化。
但原理優化和系統優化卻很少使用。原因在于,管理學界對企業的經營原理和企業的系統化構造框架缺乏,導致認知不足、研究不深。
為解決這個企業管理的大問題,國際管理實踐大師艾倫??布拉奇先生提出了一個“企業系統模型”,運用系統理論將企業作系統化構建,形成了一個縱貫宏觀(戰略)與微觀(基層活動),橫跨企業全價值鏈(從投入到產出)的,內外各有九大系統的完整系統體系。
企業系統思維的核心是流程思維,流程思維是辯證唯物論的企業落地。辯證唯物論強調事物的廣泛聯系性。而企業的各個組成部分(分公司之間、事業部之間、部門之間、班組之間、員工之間)具有廣泛聯系性。組織結構只是反映了企業的高管、中層以及基礎員工之間的匯報關系,卻疏于橫向的、價值鏈維度的聯系性描述。也就是說,管理者既要看到對員工的分組與分層,又要看到同層間不同分組的業務聯系,不同層的不同分組間的業務聯系。
本課程不只是所謂的“系統思維”課程,而是“系統思維”方法論落地課程,它教會企業高級管理者不僅掌握系統思考框架,還具備運用系統化工具的能力,并當堂將工具運用于自身企業的管理實踐之中。
【課程受眾】 企業總監以上高管(可適度下探到部門經理級)
【課程時長】2天
【課程形式】
課程以工作坊的形式,實盤案例進行教學(以企業實際案例進行教學),講練結合,現場咨詢式點評。
工作坊(WORKSHOP)是目前越來越流行的一種以知識掌握/技能獲得的學習方式。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個領域富有經驗、掌握流程和方法的主講人為核心,多名小團體在該名主講人的指導之下,通過練習、互相糾錯、老師點評等形式,讓學員學懂知識、學會方法、掌握技能。
課程完全改變老師講學員聽的灌輸式模式,以過程實效和結果產出為出發點,以學員公司實際案例為核心,運用講師講授、互動交流、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現場解答等多種培訓方式作為知識、方法論和工具的載體,全面調動參與者的視覺、聽覺、動手和思考的能力,讓培訓成果得以彰顯。
【課程收益】
? 讓企業高管建立系統化的組織思維
? 讓企業高管掌握企業系統化管理工具
? 讓企業高管具備運用系統化企業管理工具的技能
【課程產出】
? 企業戰略績效指標與目標
? 企業戰略關鍵流程清單
? 企業戰略關鍵流程圖
? 企業戰略關鍵流程績效指標鏈表
【課程綱要】
一、系統論基礎
1. 還原論與系統論
2. 系統論核心概念
3. 組織的還原論思考框架
4. 組織的系統論思考框架——企業系統模型
5. 系統化的企業構成
? 企業外部九系統
? 企業內部九系統
二、基于系統論的企業績效觀
1、企業績效三層面
? 組織層績效
? 流程層績效
? 崗位層績效
? 三層績效的關系
2、企業績效九變量
? 組織層績效變量
? 流程層績效變量
? 崗位層績效變量
3、企業績效改進的八步驟
? 戴明循環的控制論原理
? 企業績效改進之“戴明循環”——398
三、企業流程觀
1、企業系統觀的物理層落地——流程
2、企業系統化的流程體系四層面
? 流程拓撲(跨流程關系)層
? 流程層(跨部門關系)層
? 部門層(跨崗位關系)層
? 崗位層(崗位活動SOP)層
3、基于績效的流程管理
? 流程設計層面
ü 流程規劃
ü 流程設計
? 流程運營層面
ü 流程調度
? 跨流程并發(concurrent)調度
? 流程實例(instance)調度
ü 流程優化
? 流程績效差距分析
? 流程績效優化
四、實踐環節
1、推演組織戰略目標與績效指標
2、推導企業戰略關鍵流程清單
3、規劃企業核心業務流程拓撲圖
4、繪制企業戰略關鍵流程泳道圖
5、制定企業戰略關鍵流程績效指標鏈表
6、流程績效指標差距分析
7、企業戰略關鍵流程再設計/優化
五、總結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