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細研究世界上那些最賺錢的公司,你會發現盡管它們的模式不盡相同,但有一點絕對是共通的,那就是:利他。
所謂利他,是以服務自己的用戶或者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為中心,而不是以創造盈利為中心。你為他人創造了價值,那么你的盈利自然隨之而來。
有投資人直言:“研究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變量無非是三個: 誠信、商業模式、執行力。”三大變量中,只有商業模式是具體而清晰可見的。
商業模式呈現了企業如何生存、如何賺錢、現金如何進賬及隱蔽的風險在哪里。
好的商業模式往往是舉世獨有,競爭對手無法模仿。
利他: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心法”
2018年,亞馬遜的的營業收入歷史新高2320億美元,阿里巴巴僅為其1/4(530億美元),不過兩家公司的凈利潤不分上下,分別為101億美元和92億美元。FBA(基礎服務)和AWS(云計算)貢獻了亞馬遜絕大部分的利潤,這些跟賣貨關系不大;阿里巴巴的利潤來源于電商平臺的銷售額提點、流量導入等。
同樣是電商網站,亞馬遜與阿里巴巴在商業模式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亞馬遜商業模式的“核心”心法就是利他。
比如FBA業務,亞馬遜在拓展電商賣貨業務的20年中,搭建了遍布全球的高效儲貨、送貨系統。任何公司,不管你是大型外企還是中小企業,只要你想在網上賣東西,一臺大型機器或者一支鉛筆,只要你接上亞馬遜的FBA平臺,都可以幫你直接送達客戶。
FBA業務聽起來特別高端大氣,其實,就是亞馬遜將自己20幾年來構建完善的儲貨、送貨系統,使之標準化、模塊化、服務化,完全對外開放,從“完全利己”到“完全利他”,服務于所有企業用戶。
再看國內的企業,民營通信科技公司華為在成功崛起之后,一度有很多人試圖探究它的成功秘訣。華為信奉“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而且采用全員分紅持股計劃。
概括起來,華為的思路是從利他的角度,從有利于客戶和員工的角度出發,人作為企業最核心資源都受到了特別重視,舍得給予。
如何建立“自我強化的良性循環”?
亞馬遜成為今天一個萬億美元市值的電商巨人,最根本的動力引擎,是那個“自我強化的良性循環”。因為亞馬遜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商網站,所以,很好掌握了“用戶生態”,清楚知道用戶需要什么。這一點很重要。
亞馬遜會透過多個不同方式,創造跟你打交道的機會,比如你可能同時是kindle、Echo甚至FBA的用戶,于是亞馬遜就能從幾個角度揣摩你、研究你,時間久了,就會比你自己還了解你。
為什么阿里巴巴旗下有那么多的“應用”,除了基本的淘寶、天貓、芝麻信用和支付寶,更是將優酷網(視頻)、餓了么(外賣)、閑魚(二手回收)、盒馬鮮生(生鮮)、釘釘(辦公)等等很多很多“應用”納入一個生態體系?
因為這樣,阿里巴巴就能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用戶,得到“讀人、服務人”的無與倫比的基礎能力。這同樣是亞馬遜的核心優勢所在。
其實,亞馬遜敗走中國市場,絕不只是電商賣貨業務輸掉了競爭力,而是亞馬遜的生態優勢在中國市場上幾乎不能發揮作用。即便如此,亞馬遜仍是一家偉大的企業,哪怕局部戰場上輸掉了,也絲毫不影響亞馬遜的偉大。
因為亞馬遜和阿里巴巴一樣,真正找到了偉大商業模式的“核心”心法——利他。
想要真正做到“利他”,就要真正讀懂“他(用戶)”,不斷增加與“他”打交道、了解“他”、揣摩“他”的角度和機會。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建立“自我強化的良性循環”——給創新找準商業化的出口。
系統學習,請預約報名參加
中國.昆明《新模式盈利》新商業模式第一課
三天兩晚,教我們:
如何從賺過去的錢,變成賺未來的錢?
如何從賺一種錢,變成賺多種錢?
如何從賺一次性的錢,變成持續性的賺錢?
如何從賺客戶的錢,做到幫客戶賺錢?
如何從一個維度經營企業變成多維度經營?
讓企業賺到錢,實現客戶、員工、老板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