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
這話一聽似乎是“廢話”!底下哪有工作不需要“勤奮”的?有哪項工作,是專門給懶蛋預備的?沒錯,的確如此!但對銷售這個“苦活”,“勤奮”二字就更為重要。
對于從事銷售工作的人,我認為,“勤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
“腦勤”
所謂“腦勤”,說白了就是要愛“動腦子”。銷售工作絕對是一項典型的腦力勞動。一天到晚懵懵懂懂、稀里糊涂的人,干不了這個差事。
對于銷售工作而言,具體來說,“腦勤”首先就是要求銷售人員要——
? 勤于學習
學什么?簡單地說:你賣什么,你就得學什么!也就是說,對于銷售人員“勤于學習”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不斷學習你所銷售產品所屬領域的一些專業知識。要通過不斷學習,隨時了解、掌握所銷售產品的新功能、新特點、新設計、所采用的新技術,以及整個產品行業的行業現狀、發展趨勢等。常說“買什么吆喝什么。”如果你對自己所賣的產品一竅不通、一知半解,那你怎么“吆喝”?
除此之外,對于銷售人員在學習方面提出的高一點的要求,就是最好還要學習一些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比如:賣化妝品:要學習一些皮膚生理性質、醫學指標……;賣空氣凈化器:學習一些污染物的成因與構成,化學過濾、分離原理……
學這些東西干啥?目的是什么?更加易于“贏得客戶信任”!
對于“腦勤”的第二個要求就是,銷售人員在工作中必須還要——
? 勤于思考
既然說“商場如戰場”,干銷售工作就像是在“打仗”。那我就再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槍桿子:1949》:張正隆 著(人們出版社),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看看打仗的“大師”林彪,是如何打仗的,是怎樣成為“常勝將軍”的。說白了,就是三個字:動腦子!制定作戰計劃時,連續幾天面對著地圖思考,在屋子轉圈。說那“腦子”,也是一刻不停,在持續“飛轉”。在反復分析各種情況、考慮各種選擇、斟酌各種行動計劃和方案。
干銷售工作也是一樣。必須要時刻關注市場上的各種信息:客戶的,競爭對手的,甚至是國家政策方面的,等等。同時還要能夠對搜集到的這些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判斷,最終確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重點。對于從事項目銷售的銷售人員來說,更要如此。做一個項目時,銷售人員要時刻關注客戶和競爭對手的各種信息。時時刻刻在腦子里分析各種關系:1)自己與客戶之間的關系;2)競爭對手和客戶之間的關系;3)自己和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判斷自己在這些關系中所處的位置,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并對自己下一步的行動方案進行斟酌、調整。
對于“勤奮”的要求,說完了“腦袋”我們說另一個“器官”,就是——
“腿”勤:
我們說:銷售工作就是一項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腿勤”指的就是銷售人員必須要頻繁地“主動”與人接觸。主動與什么人接觸?當然首先就是要頻繁接觸客戶(除非是坐店銷售)。也就是說,銷售人員一定要與客戶保持頻繁的接觸,時刻關注那里出現的任何新情況、新變化,客戶又遇到了什么新問題、產生了什么新需求,并據此來調整自己的銷售策略。
我在這里可以肯定地說:“輸項目、丟單子”的原因,一半以上,都是因為銷售人員犯懶造成的!感覺有個事,今天應該和客戶見個面,晚上最好約客戶出來把事情說一下,要不然沒準會出事。可又一想,一個禮拜之前,就和幾個哥們約好了,今晚一起去喝一頓,還約客戶?去他的吧,愛咋地咋地,今晚先Happy了再說!就這種事,干銷售的,誰敢說在自己身上沒發生過?
“腿勤”、“腦勤”說的都是“勤”字,那對于“奮”子又該如何理解呢?如果一個人,很勤快,既愛動腦子、又愛與客戶保持密切接觸,但就是一旦遇到點困難就縮,遇到點麻煩就躲,這能叫“勤奮”嗎?
這種人,只能說在“勤”上還湊合,但對于“奮”,就遠遠談不上了。我認為,“奮”字的具體含義就是——
吃苦耐勞
什么是能“吃苦”?1)酷愛攝影,為拍到一幅好照片起早貪黑,忍受風吹日曬,叫吃苦嗎?2)高爾夫愛好者被曬爆皮了,跟開花饅頭是是,叫吃苦嗎?3)文學青年點燈熬油、廢寢忘食地寫作,叫吃苦嗎?
個人觀點:都不叫!這些都只能叫“陶醉”,最多可叫“忘我”。“吃苦”的具體表現就是:1) 在自己恐懼、厭惡、痛恨的條件和環境中堅持、忍耐,叫吃苦。典型代表:戰場上的士兵;2)在本職工作范疇之外,違背自己的個人喜好,付出額外的努力,承擔額外的責任,忍受額外的痛苦,叫“吃苦”。典型代表:各行各業中的所有優秀者,當然包括優秀的銷售人員。
在銷售工作中這方面的具體事例數不勝數,可以說每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背后都有自己的一部“血淚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