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業要想針對某個行業大客戶開展銷售工作,就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針對此行業的“大客戶工作計劃”,也就是常說的Account Plan。
對于“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又是一個“見仁見智”、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的問題。在百度上,用“Account Plan”一搜,就能搜出各種版本,長什么模樣的都有。
但我認為,這其中,有很多版本,是將“客戶關系管理工作計劃”或針對具體銷售項目的“項目工作計劃”和“Account Plan”混淆了。比如說:有的版本中,包括了“客戶關系矩陣”或“項目進度時間表”等內容。這些如此微觀、具體的內容,都不應該包含在“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里面。
一份“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應該是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對整個行業(而非具體項目)進行的一個分析、總結,并據此制定出的、帶有戰略性的工作計劃。
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根據我個人的觀點,一份基于“宏觀戰略層面”的“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應該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一份完整的“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應該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1)行業分析;2)企業分析;3)競爭分析。
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
一、行業分析
在“行業分析”中,首先就是要對行業的業務進行分析。也就是分析在該行業中,客戶業務的
1. 現狀、及發展趨勢
在這其中應該有:
1)就要對該行業客戶的核心業務進行分析。所謂“核心業務”,就是該行業客戶的“存在基礎”,是其“價值”的直接體現,“效益”的根本“來源”。比如:金融行業(銀行)的:儲蓄、信貸、清算……;電信行業的:通訊、計費、網絡服務……,等等。
2)其次,還要對除“核心業務”外、與之相關的所有關聯業務進行分析。比如: 金融行業(銀行)的:理財、客服……;電信行業的:增值服務、網游……等等。
3)在對以上這些業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詳細的分析、說明的同時,還要從中確認出與企業相關的業務。也就是,行業客戶業務中,那些與自己企業的技術、產品、服務等,有直接關系的業務。并對這些業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全面、詳細、透徹的分析與說明。(無論是“核心業務”,還是“關聯業務”,一定存在與企業相關的業務!否則,企業不會將該行業客戶定義為自己的“大客戶”。)
接下來,要進行分析的內容,就是行業客戶通過業務開展從中所獲得的效益,也就是:
2. 效益分析
這其中應包括:
1)效益的表現方式
這里,又可能存在著兩種情況:① 經濟效益:也就是,客戶通過開展業務所獲得的經濟收益。這種效益表現方式,主要體現在企業性質的客戶中。如:各種國企。“效益”的第二種表現方式就是:② 社會(政治)效益:這種情況下,客戶的“效益”不是用“錢”來衡量的。如:政府行業中的稅務、海關、統計、軍工等客戶。簡單地說,兩種情況分別是:①通過經濟效益,擴大了客戶的經濟利益;②通過社會效益,提升了客戶的社會價值。
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要對其產生的:
2)效益的來源
再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也就是,行業客戶有多少(或多大)的:① 效益是來源于其所從事的核心業務;②又有多少(或多大)的效益,是通過開展關聯業務獲得的。如此,就能夠分析出,企業在與該行業客戶的合作關系中,所處于的“地位”。
最后,在進行“效益分析”時,還要對客戶:
3)當前效益狀況及影響因素
做進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客戶面前所取得的效益,是①低于客戶自己(或社會)的期望;②符合客戶自己(或社會)的期望;③高于客戶自己(或社會)的期望。同時,分析出造成這種狀況的各種因素及具體原因。
前面所做的一切,對于客戶業務、客戶效益的分析,其目的,都是為進行下一步分析所做的準備。即:對在與企業相關的業務中,所產生的需求進行:
3. 需求分析
這是對于開展行業大客戶項目銷售工作,最開始的、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工作。這其中,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對客戶的:
1)當前需求:項目
也就是“項目”進行分析。這里面,具體要分析的內容包括:①客戶面臨的“問題”;②對客戶效益所產生的影響;③可能的解決方案。
同時,還要對長遠發展來看,客戶存在的:
2)潛在需求:機遇
即將為企業帶來的“機遇”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①未來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②對客戶效益所產生的沖擊;③客戶將會采取的應對措施:需求。
在對行業客戶行業進行了以上分析之后,“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中,需要包括的第二部分內容就是,對我們企業自身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即:
二、企業分析
這其中,首先要分析的內容就是,企業自身的專業業務:
1. 與客戶業務的相關性
也就是,企業具有的核心技術、主要產品、解決方案、技術服務等等,對行業客戶中的相關業務1)有多大的影響?2)能幫助客戶解決什么樣的問題?3)對客戶的效益會帶來什么樣的改善?改善的幅度會有多大?等等。
接著,還要分析一下,企業在行業中的:
2. 客戶關系
這其中,首先就是:
1)業務關系。主要包括:①在行業中合作過的客戶。比如:在金融行業系統中,合作過的客戶有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在XX銀行系統中,合作過的客戶有總行、XX分行……,等等;②完成的項目(成功案例)。比如:XX銀行“數據清算中心”建設,XX分行“客服中心”建設,等等。當然,這其中還要包括:③客戶評價及建議。在以上項目中,客戶對企業在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服務等方面,有哪些評價與建議。正面的、負面的,都要進行全面的分析。
其次,還要客戶關系分析中,還要分析企業在行業中與客戶之間的:
2)人員關系。說白了,就是要全面分析、總結一下,在行業內以前合作過的客戶中, 有哪些幫助者、支持者、反對者。
根據以上分析,及前面所做的“客戶分析”,確定在該行業客戶中:
3. 企業存在的“機會”
即:在1)近期:項目及預計收益;和2)遠期:潛在機遇;以及3)針對這些“近期項目”和“遠期機遇”企業需要的投入(近期+遠期)。其中包括,企業需要投入的:①技術資源: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等;②人力資源:銷售力量、技術力量、市場宣傳力量;③財力資源:組織市場活動、建立測試環境等。同時,還要清楚地分析出,企業在進行這些投入時,4)面臨風險與挑戰及應對措施。
最后,綜合以上“企業分析”的結果,制定出企業針對此行業大客戶的:
4. 具體工作計劃。
在任何行業、任何客戶、任何項目中,都一定會存在競爭。因此,“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中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就是:
三、競爭分析
在這其中,首先必須要清楚的就是,在這個行業大客戶中,自己所面對的:
1. 主要競爭對手
要對其中的每一個競爭對手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首先就是:
1)對方優勢分析
其中,重點是在,在該行業客戶中,該競爭對手相對于自己,具有哪些:①技術優勢: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等;②客戶關系優勢;以及面對這些情況③企業需要采取的應對措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同時,還要清楚地看到,相對于自己來說,在這個行業客戶中,存在哪些:
2)對方劣勢分析
同樣,這里分析的重點還是在:①技術劣勢: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等;和②客戶關系劣勢兩個方面。任何競爭對手都不會是傻子。你都能知道它的劣勢所在,它自己也一定會更清楚。因此,在分析“對方劣勢”時,最好還要能夠進一步分析出:③預計對方將會采取的應對措施,以及④ 自己可采取的反制措施。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一套完整的針對行業大客戶所制訂的工作計劃應該包括的全部內容。對于以上內容,最后還要做出以下幾點總結說明:
1)在面對一個行業大客戶時,不可能一上來就能夠全面、準確定完成上面討論的所有內容。一開始,一定會對有些內容不清楚,或掌握得不全面、不準確。沒關系,這很正常。隨著與客戶的逐步接觸,對行業、對客戶的逐步了解,再對自己的“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逐步豐富、逐步細化、逐步完善。
2)從以上的分析和討論中不難看出,任何一套“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必須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結合新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對于“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一定要進行動態調整。建議動態調整:半年一調整,一年一修訂。
3)此外,對于“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中,需要進行的各種分析,都需要極強的專業知識,無論是在客戶業務方面,還是在企業技術和產品方面。顯然,單靠“客戶經理”個人的能力,根本無法完成這一工作,必須要通過“虛擬團隊”分工協作,利用公司內外各種專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制定“行業客戶工作計劃”的工作。當然,這項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一定要是負責該行業的“客戶經理”。
4)最后強調一點:以上介紹的“行業大客戶工作計劃”的內容,只是我個人的認識和體會,絕非“標準答案”!對于其中的有些內容,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完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