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習慣用“信息爆炸”“知識爆炸”這樣的詞匯形容這個時代,很多時候我們也認為企業要學的部分太多,我們可以慢慢學,而今天企業管理的知識已經到達共享的時代,特別是一直堅持改革開放的中國,強大的企業都在用嫻熟的管理技術運營企業,只是我們民企還在水下摸索。而作為企業領導者,我們又苦于戰略執行中沒有高技能的知識團隊,如何是好?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管理首先是技術,然后才是藝術。
人治的時代,我們因為短期的經營目標,全憑經驗和感覺、全力以赴支撐企業的運營。我們忽略了管理技術的更新和沉淀,對流程管理,目標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瑪,ERP,信息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技術型管理應用的太少,造成管理成熟度低下,企業變革轉型難上加難。企業變革更多的是再造一個能實現下階段目標的職業化團隊。這種狀態下,我們得用10年的時間,引進高技術管理的職業團隊,牽手技術型管理咨詢公司,重新建地基打基礎,連續發動管理變革,讓企業的運營效力進行良性的自我改善。
其次,我們必須以建設學習型組織推動組織發展與變革
民企老板學了很多,現在都渴望高層中層自愿去學,都希望有支職業化團隊,其實背后是對學習型組織的渴望。學習型組織講究以下4點:1,講究系統型思考(用系統經營的角度看待模塊運作);2,講究學習、思考和創新(只有學習了才有更好的思考,只有思考了才有更好的創新);3,講究自我完善的組織思維能力(統一從結構到模型到分析到應用的思維模式);4,講究知識共享團隊學習(打通組織目標到組織知識到組織生產力到組織成果的價值鏈,打通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的任督二脈)。這就要求領導者和人力資源部在學習與發展,職場學習與績效,學習動機與文化下足功夫。
再次,在訓練團隊時將理論,情景和行動有效結合起來
其實大家都知道最好的學習方式是7-2-1,70%來自實踐20%來自輔導10%學習。學什么學的更多的是理論技術,現在很多老師在知識體系不健全狀態下去創新,這會害了中國職業經理人。輔導更多的是情景輔導和應用,是在下屬工作情景中的指導和輔助。實踐更多的是讓下屬做沒做過的事情,關注職業發展,關注技能提升。職業化團隊的干部一定要學會如何去培養人才。
管理技術真的不難,只是需要精耕細作!切莫被知識量所嚇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