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是2012年8月份上線的。同月,今日頭條也發布了第一個版本。與微信月活用戶8.06億相比,今日頭條的月活用戶目前只有1.3億;2015年微信公眾號注冊用戶已突破100萬,而今日頭條的“頭條號”到2016年也才不到20萬,看似規模不成比例。不過事情肯定不能這么分析,目前看來,今日頭條的發展正在向著行業第一突進。
坤鵬論認為今日頭條有望成為自媒體平臺行業第一,并不是因為他現在的規模有多大,而是因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今日頭條更懂作者
作為一個自媒體平臺,如何吸引更多作者來你的平臺發布文章,甚至是首發文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優質的內容是吸引不來讀者的。
今日頭條目前在這方面做的越來越好。其實方法很簡單——廣告分成。沒有什么比經濟利益更簡單直接的方法了,很多自媒體網站還沒轉過這個彎.
雖然微信公眾號、企鵝自媒體、網易自媒體號等也有廣告分成,但這些平臺要么就是大家都分不了多少錢,要么就是只有極少數人拿大多數錢,對于大眾作者,并沒有太多吸引力。
而今日頭條的廣告分成機制,能讓很多作者都有掙錢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閱讀量達到多少,能掙到多少,作者自己也能算個八九不離十,做到讓大家心里有數,同時有優化的辦法。
在各自媒體平臺優勢都不突出的時候,今日頭條憑這個方法,至少可以讓作者選擇今日頭條這個平臺首發。
而今日頭條CPM的廣告記價方式,也讓作者有了努力的空間。微信公眾號的廣告分成是CPC的,對企業主很有利,但對于公眾號作者而言,缺少吸引力。這就如同CPA的廣告形式,如果某個網站肯接CPA的廣告,很多企業都會告訴你,廣告費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你能花得出去。
事實證明,就連當年google adwords也沒幫企業主把CPA的廣告花出去太多,更何況是其他網站。
CPC的廣告形式,對于自媒體作者而言,不亞于CPA對于普通網站。我們翻開微信公眾號廣告看一下,大多數都是辦信用卡之類的廣告。顯然,財經類的讀者會對這類廣告更感興趣,點擊率更高,但財經類的文章然然缺少讀者,對于大眾娛樂類吸引眼球的內容,反而廣告點擊率低下。這種情況下怎么能吸引作者長期寫作。
二、今日頭條更懂內容
傳統媒體做的好與不好,媒體的主編、總結起了決定性作用。傳統互聯網媒體內容好與不好,總編、主編及編輯都有一定作用。相關編輯有經驗,選出來的內容符合大眾口味,那閱讀量就高。相反,閱讀量就低。
馬化騰說過一句話讓坤鵬論印象很深:最可怕的是不知道現在年輕人在想什么。
即使你過去再成功,只要抓不住當下,也解決不了問題。甚至很多時候,導致你現在錯誤的原因就是你當年的“成功經驗”。這就叫“經驗主義錯誤”,經驗越豐富的人,越容易犯這樣的錯誤。
現在的事實是,隨著90后、00后成為主流用戶,“個性”是他們標榜的,誰也把握不準年輕人喜歡什么。這種情況下,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就很有優勢了。就像淘寶整的“千人千面”一樣,為每個人推薦他喜歡的文章。
同時,今日頭條還在不斷通過開展其他產品來豐富內容。比如頭條問答,其實搶的是知乎的用戶和內容。
據坤鵬論所知,目前頭條為問答專門投入了運營人員,分別與行業內寫作不錯的自媒體作者聯系,鼓勵作者回答問題,同時還為優秀作者設置獎項,獎勵內容回答優秀的、回答問題最多的及獲得點贊數最多的。很多優秀問答閱讀量,要比單篇文章閱讀量高很多。
三、已開始逐步形成生態圈
這里所謂的生態圈,就是有一批人圍繞著你的產品生存。就像淘寶,什么拍照公司、模特公司、設計公司、營銷公司、廣告公司、代運營公司,形形色色的第三方公司都依托于淘寶生存,甚至于刷單這種被淘寶嚴厲打擊的第三方公司也大有人在,這些人依托于你,就會為你平臺創造價值,他們會不吃不喝、想盡一切辦法創造你平臺需要的東西,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規則制定好。
今日頭條目前已經開始有這方面的趨勢了,原因在于他的廣告分成,經濟手段是一切欲望的動力。一個賬號每月可以收入2、3千,10個賬號就是2、3萬,100個賬號呢?這個賬,網友是會算的。這些人可要比那些個自媒體作者敬業。他們會研究最近又新出了什么熱點事件、讀者最近喜歡什么內容,為讀者量身打造內容。讀者能在這個平臺上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當然就更離不開這個平臺,兩者相輔相成。
道理是如此的簡單,卻是很多平臺想不明白的。
四、其他平臺還沒想明白
當大家都沒有經濟利益作為依托的時候為自己微信公眾號打廣告,是很多作者愿意在這些自媒體平臺上發布內容的主要動力之一,今日頭條很大程度上是放縱作者這個做法的,像一點資訊這種死心眼兒的平臺封殺作者廣告,所以活該他發展不起來,凡事都要有一個理由,給作者一個愿意到你平臺發布、甚至是首發的理由。你的理由是什么?今日頭條當初的理由就是——我可以幫你給公眾號拉粉絲。實際上這種用戶的流失是有限的。
當大家還沒想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今日頭條利用自身優勢又給作者提供了另外一個更充分的理由——大家一起分錢。
于是,包括當初重點做公眾號的作者也發現,原來今日頭條比公眾號有優勢。
大多數草根自媒體作者是缺少變現能力的,而一個月2、3千的廣告分成收入,對于3、4級城市來說,足以讓他辭職在家成為專職作者。
很多復雜的事情,最初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原因。
當大家已經形成習慣的時候,再想改變,就已經很困難了。
正是因為以上幾個原因,坤鵬論認為,今日頭條在自媒體平臺這個行業里,已經有了老大的潛質。前段時間傳出騰訊80億美金要收今日頭條。如此看來,80億美金確實不多,未來頭條的市值,甚至會超過幾大傳統門戶網站的市值總合。
版權信息:江禮坤,的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網創新模式及傳統企業與互聯網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