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階段的主要問題是產業升級的速度比不上人才升級的速度。 制造業升級首先要考慮生存的問題,其次就要考慮發展的問題。
現在正是各個企業招聘員工的時節,招聘來了新員工如何做?我在春節期間就在策劃這個短篇漫畫,并且利用碎片時間完成了他。
春天是陽氣生發、萬物生長的季節,這也寄托著我們民族對納祥轉運、吉祥豐收的美好期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在這個充滿期待的節氣,我根據自己這些年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新員工培訓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工廠管理打從一開始就要避免員工染上不好的習氣。這其實是要從新員工培訓就要開始做的,否則后知后覺的層層加碼很容易引起員工的反感。
比如企業的5S/6S管理體系、化工及光伏產業的安全、健康、環境(SAFETY、HEALTH、ENVIRONMENT管理體系)、制藥及食品行業的GMP管理體系,這些體系對生產現場的設備、人員、環境、培訓本身就有具體的要求。那么針對新員工培訓時就要甄選出與本崗位有關的提出要求并予以解釋,以獲得員工的理解。
很多人向我提出員工不遵守現場的要求根本原因是工人待遇差,工人待遇好了就自然會遵守這些規定。這一點認識是錯誤的,這些年我去過很多企業,我的感觸是“待遇好”并不能和“員工素質高”劃等號。煙草企業待遇好吧,但是我培訓的很多卷煙工廠員工連作業完畢的基本清掃都做不到。
二、生產工藝是新員工培訓的“基本法”。一線主管要有把復雜的生產工藝“翻譯”成通俗易懂的作業方法,讓員工盡快的掌握。體現在文件上就是現場作業崗位前張貼的“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本質就是一套指導員工操作的技術文件。但是在很多企業是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其原因有二:
1、很多企業僅僅是把作業指導書做“文件”,給審核方和客戶看的。
2、由于僅僅當做文件和“書面文章”制作難免倉促,可操作性差。
3、作業指導書是一份指導員工操作的技術文件,屬于生產的共性要求,但是生產現場是隨時變化的。
那怎么辦?我給企業培訓時的具體做法是把日產訓TWI的工作指導JI(Job Instruction)與作業指導書結合起來。作業指導書是員工操作的技術文件,而工作指導方法JI是師傅總結提煉自己的經驗寫成的“備課資料”。作業指導書強調共性,工作指導方法JI強調的是個性因素。二者打組合拳就可以。
三、強調規范化和科學管理不可忽視人文關懷:工廠管理由于生產訂單的時效性和緊迫性,其實是對現場工作人員有很多的要求的。通俗的說 就是不自由——重復的作業也容易產生倦怠感。在強調遵守企業的規則的同時如何做到尊重人性,尊重員工的差異這就對一線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筆者的經驗,筆者認為本土企業在管理中最難做到的就是“對事不對人”。
很多破格提拔的干部是作業骨干卻不一定是好的現場管理者。這也就是我們日產訓為什么把工作指導、工作關系、工作改善、工作安全作為一線管理者必須掌握的技能的原因所在。
四、新員工培訓的過程中,要現層次感,要準備為企業“篩選”骨干和人才:
龍生九子,九子不同,因材施教才是關鍵。這兩年由于經濟下行很多海外或者沿海外企里工作的員工再就業。這些“落地的鳳凰”本身就受過系統的訓練,有經驗有觀點,他們對技術和科學管理認同度高,若能“楚材晉用”對企業幫助很大。
選育用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體現在企業的整個管理過程中的。一個企業要建立自己標準的一套員工培養系統就像日產訓TWI 和 MTP做的那樣。
原文首發微信公眾號“日產訓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