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下午,第14期《企業基因診斷》沙龍在廣東中山火炬創客邦順利舉行,此次張漫雪老師分享的主題:“企業基因重塑-如何成為一家不囿于人才的公司”,科技園內多位極具代表性企業的創始人及高管紛紛出席,并對此次分享內容給予高度評價。
創客邦由嚴偉虎董事長創辦于2012年,旨在幫助每一個中國創業者實現創業夢。創客邦是一家孵化器機構,與博濟科技園同時隸屬于火炬集團,互為兄弟企業。創客邦繼承了博濟科技園10年科技園運營的經驗果實,同時又是國內第一批從事孵化器行業的企業,擁有深厚的底蘊以及專業素養,并以此為創業者提供全面的創業服務。
本次分享嘉賓有幸邀請到了【佛山市珠三角民營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總經理,企業基因診斷技術發明人、企業基因數據庫創始人---張漫雪老師。
張老師曾多次受騰訊專頭、唯庫、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金蝶軟件及廣電集團、銀行機構等大型國企邀請授課,19年的顧問管理咨詢行業的積累,服務超1300多家企業,目前也是投資人和上市公司的股東。然而,張老師作為《企業基因診斷》的技術帶頭人,帶領多領域專家團隊潛心研究13年,將管理咨詢與大數據完美結合,通過9年的市場印證后,用研究成果給大家傳授《如何成為一家不囿于人才的公司》的秘籍。
1
張老師表明:據數據調查,在創業團隊里,98%以上的企業家并不懂人力資源,更沒有系統地去學習專業,但是在我們創辦企業三個月之后顯然發現,技術、產品、市場遠不比團隊重要。當企業家萌生出新的想法,但時時受阻,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企業當中“人才”的概念或定義很混沌的,大家都沒有標準,直到確定標準的時候可能已經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或者已經熬過了很多年,最后得到的標準,所用的成本和代價太高了。
2
通過張老師持續13年研究發現,企業在6-7個月就會自動或被動地形成一個好的或不良基因。企業為什么一定要用管理工具來框定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企業不作為也會帶來新的基因,但不作為產生不良基因的概率非常高。企業只有通過管理,并且不斷發現、優化及運用新的工具和方法,才能長久的存活下去。
3
績效管理常識的幾個要點:
(1)打造一個合理的分配機制。企業是個盈利的機構,盈利離不開團隊,績效管理并不是為了員工而做的。通過薪酬和績效考核體系解決的是讓企業的利潤最大化,而不是越來越少,也就是我們要將出工不出活的員工或環節優化掉;
(2)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分錢機制,讓多勞的人多得,少勞的人沒有收益或降低收益。員工的工資如果沒有彈性沒有變化,這個企業是沒有活力的。特別是從1月份到第三年的12月份,員工的工資是沒有變化的,那么這個企業一定是沒有利潤的;
(3)關注制度,每個不同的制度背后就隱藏著不同的基因,運用張老師的制度就會出來一個不同的基因,制度是有價值觀的,制度后面是能夠產生不同的基因的。
4
人才匱乏是企業的普遍問題,當你的企業已不再囿于人才時,企業已經進入強企之列。只有知名的企業才不會擔心沒有人才,只怕找不到更優秀的人才,普通的企業才會擔心。根據2017年48家企業做了一個數據研究分析,發現企業缺人才是因為以下4個問題:
(1)不懂市場。得出的結論是:78%的企業或招聘崗位或設置的崗位工資偏高。偏高的原因是不懂市場的趨勢,和錯誤的崗位及薪資待遇。并且78%的崗位人員工作飽和度是遠遠不足的;
(2)囿于學習(不限于報名培訓班)。很多企業不去學習,特別是現在移動端的學習方式改變了很多人的認知,認為碎片化的時間能解決它的問題。創業是一個不歸路,也是一個自我修煉的成長道路,如果不把自己變成金剛不壞的肢體,是沒有辦法存活下去的,除了工作、研究客戶,剩下的時間就是學習;
(3)95%的企業缺人力資源專家;
(4)意志力不強。特別是在用人上,意志不堅定。豎立人才經營觀。先進發達的企業首先看能力,而不是只期望著員工不做出損害公司利益就可以了。
5
一個公司決策者的精力放在哪里,就會塑造什么樣的基因。
企業老板的三項重要基因:
(1)具體決策和執行;
(2)市場拓展和業務;
(3)戰略規劃。
今天除了到場聽講的幾十位企業代表和創業者外,我們還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讓創客邦的粉絲們可以盡享這場充滿干貨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