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老年,人體就像生銹的機器,稍一動作就“咯吱咯吱”作響。究其原因,大部分是關節的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代謝異常,以及關節的磨損、老化等,就會產生退行性病變,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健康。科學有效地進行關節的養護,能適時延長關節這一“人體機器”的使用壽命。
骨科專家提示,養護關節,從五處著手!
動
“動”的要旨是要運動,又不能過頭。合適且適量的運動能保持身體健康。但劇烈活動和過度負重,會給關節帶來沉重負擔,尤其是中老年人,應該避免防止關節承受不恰當的重力和暴力,以減少關節的反復損傷,如過久站立、跑步、打球或長距離步行、攀登等。
坐
盡量不久坐,以避免關節僵硬;
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端坐,中間要多起身活動;
久坐后雙膝發僵,在起立前可先“熱身”,輕輕地擺動幾下腿部。
睡
頸椎骨關節炎病人應用高度適當和符合頸椎曲度的枕頭。
腰椎受累者可適當睡硬板床。
穿
穿較有彈性的鞋子,用適當的鞋墊,保護腳腕;
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保護膝、髖等關節;
保暖防潮,保護關節不受寒冷潮濕刺激。
食
肥胖和體重超標的人,要減肥或控制體重,減少關節負重;
膠原蛋白是關節中軟骨組織的主要成分,可多食富有鈣和膠原蛋白質的食品。
科學的飲食起居與“養護關節”密切相關,也能延緩身體“機器”的使用壽命,讓我們身體更健康,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