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聯想獲得IBMPC的臺式機和筆記本的全球業務,以及原IBM PC的研發中心、制造工廠、全球的經銷網絡和服務中心,新聯想在5年內無償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標Think的權利。借此收購,新聯想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PC廠商。
對于聯想而言,收購的驅動力是:
1企業并購對規模經濟產生直接影響,聯想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成本優勢,在收購IBM PC之后,公司規模將大幅度增加。
2聯想商譽的增加大于收購成本
3發展品牌、技術、營銷渠道的需要。
4聯想收購IBM PC后可借此機會迅速打開國際市場的進入壁壘。
5管理層驅動力。
這次收購聯想進行了精心的籌劃,包括并購之后進行了復雜的整合過程。以支付過程為例:
聯想集團以17.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成為新聯想。收購的代價包括6.5億美元的現金、6億美元聯想集團股票以及要承擔IBM PC的5億美元債務。6億美元股票包括以發行價每股2.675港元向其發行最多821234569股(占比8.9%)新股份和921636459股(占比10%) 新無投票權股份總共18.9%。 采用現金、股票混合支付方式,并購雙方均結合公司的發展戰 略精心做出了安排,既綜合享有了兩種支付方式各自的優點,又有利于合作雙方在未來的合 作中共享利益。
部分以股票支付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是聯想不愿動用太多的現金,以免降低資產流動性,影響其償債能力。聯想必須保障并購后新集團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IBM也有意持有聯想股票,一是分享其可能的利潤,二是仍將維持其在PC業務的影響力,這對它的整體銷售策略有著很大影響。
從今天的成果看來,并購的收益遠比聯想自身發展好。并購的時候,聯想的營業額是30億美元,而去年,聯想的營業額已達216億美元;并購前,聯想占全球電腦市場的份額只有2%到3%,而現在已達12.2%,上升的趨勢依然很大。今年第二季度,聯想PC的銷售量的增長超過了全球市場平均增長的8倍。
直至2013年2季度,聯想毫無爭議地坐上了全球PC市場的頭把交椅。這次成功的收購,在聯想公司看來,是其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對整個中國來說,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大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