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許多非增值流程,缺乏效率,其中一個需要避免的問題就是“預算松弛/博弈”
預算松弛即預算虛報問題,即夸大預算成本或少報預算收入來創造可以輕易達到的預算利潤。
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時,大部分企業會把預算作為業績評價標準,而預算需要經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幾次反復預算制定過程,董事會、總經理以及到部門之間會博弈出一個預算目標,這一預算會與績效考核掛鉤,涉及各方的利益。
經理人或各部門在預算目標的博弈中更多考慮其實現的可行性,以避免影響自身的績效和利益,因此會希望盡可能地占有各種資源的條件下,完成其預期盡可能低的目標。“寬打窄用”這種現象不但存在于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博弈,也存在于任何上下級管理層級之間,是各方面利益調整和博弈的過程。杰克 韋爾奇之所以討厭預算,也是因為預算松弛的問題“你永遠只能得到員工最低水平的貢獻,因為每個人都在討價還價”
之所以會出現預算松弛的問題,主要是預算執行者基于本位利益,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在預算編制中故意降低標準,實行自身利益而非公司總體利益的最大化。過度的博弈不僅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加大預算編制成本與溝通成本,還會導致企業有限資源的錯配,與全面預算管理的初衷違背。
應對預算松弛要從最基本的體制入手:預算編制模式、預算審批制度,資源分配,績效管理、職業道德等方面綜合考慮。
1.預算的編制環節:編制模式的選擇。常見的預算編制模式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這幾種模式各有優缺點,我們在編制預算時應該趨利避害,可以采用“自上發起定調、自下編制、上下結合的模式,總部或高層明確目標一定程度可以減少預算松弛博弈的空間,提高工作效率。
2.預算的執行環節:嚴格的預算審批制度。在預算的執行環節,從立項、審批到支付把握二個原則:一是“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凡是未列入預算和立項的,要進行例外管理,嚴格審批。二是審批要基于業務的實際需要而非預算本身進行審批,以免各部門以有預算為由必須花光預算的錯誤理念。
3.預算的分析環節:預算的準確性。在分析預算的時候,應該及時分析預算的差異原因,是預算存在的問題還是執行中的問題,如果預算編制存在的問題,是否存在預算松弛的問題,可以及時對預算進行調整。
4.預算調整環節:權威性與靈活性。在預算調整環節,既要保證預算的權威性,防止下層單位或部門過度頻繁調整,給預算松弛帶來更大的空間或博弈成本更高,也需要考慮一定的靈活性,在外部條件變化或由于內部預算松弛的原因的,也要及時調整預算目標。
5.考核與激勵環節:資源配置激勵。 預算松弛本質上是由于本位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導致的,如果能夠借助資源配置的手段來激勵和調動預算主題的積極性,預算主題的博弈行為就會發生微妙轉變,“與上級的博弈”會悄然轉變為“與自己的利益博弈”。
6.職業道德:高管以身作則。預算博弈問題某種意義上還是一個職業道德問題,尤其是管理層在編制預算的時候,不要帶頭虛報預算,而應該以身作則,實行部門目標與企業目標整體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