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課程介紹:
本課程結合國際標準的TTT、PTT課程的內容,鏈接肖沖老師近十年的內訓師培養與管理實踐經驗,將體系課程扁平化、專業知識通俗化、實操內容訓練化,旨在培養和訓練內訓師應對公司戰略的靈動性、執行培訓計劃的能動性、操盤課程的實效性。
課程特色:
結合內訓師的崗位職責與職業成長的難點,將廣域的知識結構扁平化,引導學員明確該干什么,知道怎么干,今后怎么辦;課程增加智慧融煉、落地演練、知識摸底、工具應用等環節,更具實戰性和針對性,為企業學習氛圍的營造也起到了促進作用;講師結合近十年的操盤經驗,現場點評、一對一咨詢、手把手教學,可以在課堂上立桿見影,轉化效果課堂化。
課程對象:內訓師、培訓管理者、培訓經理及其相關
課程時長:2—3天(每天6小時)
課程收益:
1、理清培訓與學歷教育的本質區別,明確企業做培訓的目的,掌握內訓師三項修煉的內容
2、學習課程開發與設計的理論模型,能夠熟練操作并輸出課程開發的三件套(課程大綱的編寫、講師PPT、學員手冊),在訓練中完成MINI課件的開發制作。
3、明確授課技巧的重要性,掌握培訓師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步驟,掌握培訓師如何生動演繹課程的有效方法,并且能夠設計并輸出公眾呈現的三項內容。(開場、主體架構、結尾)
4、掌握六種常用的授課方法和三個核心工具的操作方法。(視頻編輯、圖片處理、案例搜集)
5、贈送5G以上的學習資料(含課程相關的視頻、電子書、課程開發工具、課件制作素材等)
課程大綱內容:
導論:企業為什么要做培訓?培訓能夠解決企業哪些問題?我目前能夠做什么?
案例分析:出謀劃策
第一單元:知己知彼——內訓師的“開眼”之道
一、認識自己——內訓師的角色認知
1、從五種結果正確區分企業培訓與學歷教育
2、企業內訓師不同于商業講師的三種思維方式
3、案例分析:造成培訓效果差異化的根本原因
4、形成內訓師職業品牌的三個習慣
5、案例分享:內訓師不為人知的職業收獲
6、內訓師的任務卡
二、認識學員——成人學習的特點
1、案例:一次難堪的授課經歷
2、成人培訓的五大特點
3、視頻教學:成人學習的關鍵在于引導
4、如何引導經驗型員工裂變式成長
5、如何引導新入職員工步步為營
6、如何引導技能短缺型員工提高技能
7、如何引導心態不穩定員工氣定安神
8、案例學習:從社會現象看成人認知。
三、認清原理——培訓促成行為轉變
1、課堂互動:體驗式游戲
2、課堂討論:他是如何被改變的?
3、促成行為改變的原理剖析
4、四個步驟有效促成行為改變
5、課堂討論:培訓促成行為改變的終極目的是什么?
第二單元:操之在我——內訓師的“修身”之術
一、課程開發的技術
1、體驗活動:大家來找茬
2、課程開發步驟之一:明確培訓目的(組織績效偏差分析)
3、課程開發步驟之二:落地調研的三種有效方法
4、課程開發步驟之三:編寫課程大綱的標準規范
5、課程開發步驟之四:撰寫講師手冊(結構思維工具應用訓練)
6、課程開發步驟之五:課程實施說明書
7、課堂實操:按照課程開發的步驟編寫MINI課程
8、課堂點評:課程開發與設計的核心點分享
二、公眾呈現與授課技術
1、課堂案例:一次失敗的培訓經歷
2、如何運用“首因效應”進行印象管理
3、破解上臺恐懼的五種有效方法
4、開場白應該解決的三個問題和十種有效的開場方式
5、開場主體結構設置的三個原則與三種招式
6、有效結尾的禁忌與六種結尾方式
7、課堂演練:自命題演練開場與結尾
8、課堂點評:抓開場,重結尾在課程實施當中的重要性分享
第三單元:訓練有素——內訓師的“化蝶”之法
一、欲從之,必練之——內訓師授課基本功修煉的方法
1、課堂討論:哪些因素影響授課氛圍
2、聲音的訓練方法:語音、語調、語氣、語速的訓練方法
3、眼神接觸的方法
4、肢體語言的訓練方法:手勢、站位、移位、肢體禁忌
5、服裝搭配的方法
二、內訓師的必備的六種授課方法
1、講授法
2、體驗式
3、視頻法
4、案例法
5、小組討論法
6、角色扮演法
課堂分享:不同的課程內容對應不同的授課方法
三、制作會說話的PPT
1、課堂演示:PPT展示
2、PPT課件制作的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
3、PPT課件制作的四項基本原則
4、PPT的色彩運用
5、PPT經常出現的誤區
6、如何用WPS快速制作課程PPT
四、課程實施的流程與方法
1、課堂分享:硬氣場形成的原因
2、課程宣傳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3、課室布置的標準與規范
4、課室氛圍烘托的有效方法
5、教具的選擇及其應用方法
6、主持和助教扮演的角色與工作內容介紹
第四單元:學以致用——內訓師的“實踐”之路
一、課堂實操:根據下發的案例材料,結合老師所講內容運用思維導圖工具制作MINI課件(PPT)
二、制定行動計劃:運用老師所講的基本功修煉方法,制作21天習慣養成計劃
課程說明:該課程大綱包含老師所講的教學內容,實際的課程演繹視情況重構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