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從事培訓工作已經第15年了,在一個為銀行培訓服務了19年的社團工作,近年來,一直組織大型的商業銀行總部的培訓經理的聯席會議,五大行、股份制、區域商業銀行,面對一張張親切的面孔,看著大家對培訓工作的熱愛以及每年的培訓創新,每天走在各個銀行的辦公樓和培訓中心,有人笑說:“作為吃貨,你們可以搞個培訓中心工作餐的評選了”。許多人和我說,時老師,你應該寫點什么,想想也是,現在就開始就這個專題寫個序列,為正好的讓這個市場好好的發展,大家互相加強交流與合作共贏。
對眾多的培訓機構而言,銀行培訓怎么看都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幾年前,有一個商業調查公司找我訪談,透露過一個數據,現在每年,銀行的培訓市場有差不多50億的空間還有待挖掘。作為商業銀行,一方面是培訓費用按照人均工資的比例計提,例如:某家國有銀行省分行一年的培訓費用就有3000萬左右,還有省分行歷年來留存了8000萬沒花出去,另一方面是國家越來越限制出境、省外、高收費的MBA,EMBA,公費學歷教育,又給銀行傳統的銀行培訓留了一大塊巨大的空間。還有一個因素是今年國家的許多文件都明確要求,人均培訓費用嚴格的限制,每人每天費用不能超400,還含差旅。這樣一算下來,培訓費用就剩下更多花不出去了。
再來看,中國有大小的培訓公司數萬家。光非典那年,北京的培訓機構就死掉三分之一,那年,僅北京的培訓機構就有3000多家,有些從大的培訓機構出去的員工,因為手里有不少的老師資源,自己拿個電腦,有個傳真機,注冊個公司就能做培訓,更是擾亂了銀行的培訓市場。當然,面對這些,銀行也有銀行的策略,總行和分行做供應商入庫和集中采購。經過幾輪的篩選,能留下來的,都是有品牌價值的培訓公司。如果都按這樣做,這個市場自然會很規范。
還有一點,銀行的員工數量眾多,再加上中組部大規模培訓的要求,銀行的員工又有學時的要求。去年,僅工行全行的培訓就有39.6萬人次。銀行采購一個項目,許多采用輪訓的方式,我想,國內的企業,除了聯動移動等等,很少有員工數量如此龐大的機構了吧。
最后一點,由于銀行的培訓市場從10年前開始逐步火起來,又加上銀行人多,培訓人次多,這使得銀行的培訓需求相對來說容易滿足,比如說我們十幾年前就在做的一些簡單的課題,拓展,時間管理,溝通等等,這些專題許多企業,尤其是外企,前些年都做過了,越來越不好做了,而銀行由于各級人才培訓的需要,還是需要大量的培訓。除了高端的業務培訓,核心的產品培訓,帶有咨詢輔導性質的專業性培訓掌握在幾家大型的銀行培訓機構和咨詢公司之外,中小培訓公司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近兩年來,我發現許多講師經紀公司風聲水起。不少機構確實有一些非常好的師資,主要面對的對象是培訓機構,可是這些機構的合作伙伴行業性非常強,好的同行都可以共享師資,這就讓許多培訓公司的項目又缺乏了核心競爭力,試想看,如果一個銀行提的需求,幾家都報差不多的幾個老師,價格卻相差許多,培訓經理怎么看呢?有關培訓價格,確實不是衡量培訓價值的唯一標準,大的培訓公司為了提供完善的全流程培訓服務,一定會有大量的員工及辦公場地,運營的費用自然比較高,這些是和培訓服務成正比的。
個人的講師經紀也應運而生。老師們忙著講課,行程、排課、包裝、宣傳這些事情確實也不可能都自己去做,于是個人講師經紀應運而生。為了弄清楚其運作方式,我前段時間加了許多培訓朋友圈,培訓群。可加了不到一個星期,我就退群了,實在受不了了。里面每天會有數百條廣告,各個老師經紀人發的廣告,再一看,每個老師的簡介都寫的很牛,照片照的都很酷,而且,不停的發。每個群里都有數十上百甚至幾百個培訓機構。可是,光是把簡歷寫的很炫就能把老師們推廣出去嗎?
綜上所述,銀行培訓還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國內的培訓機構數量眾多,但魚龍混雜,入門的門檻都相對來說較低。這使得我們作為銀行的合作伙伴和培訓機構,如果想讓企業基業長青,持續的保持高品質的項目質量和信譽,還需要長久的、持續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