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執行=業績,這是一條不變的公式。執行以戰略為前提,卓越的執行以明確的戰略為前提。那么,什么是戰略?戰略該如何明確?
什么是戰略?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其實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加拿大著名戰略學家亨利·明茨伯格在苦苦尋求解答之后,給我們的回答是,戰略就是瞎子摸象。
瞎子摸象的故事家喻戶曉,明茨伯格借用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人們對戰略的認識就如同瞎子摸象,沒人能夠具備認識戰略這頭大象的“全息眼”,從而獲得對戰略的全面認識,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看戰略,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們研究戰略是為了企業的經營,關心戰略是為了執行,所以就有必要從經營的角度看,從執行的角度看,戰略是什么?企業驗證戰略運行的效果,研究戰略執行第方法,這也是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盲目強調所謂的戰略執行,這樣在重點上必然模糊,在邏輯上也必然混亂,其結果肯定也是南轅北轍。
從經營的角度看,戰略的本質就是如何賺錢。一個企業在社會合法經營,要賺錢道路只有一條,就是要有客戶購買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這樣戰略的核心就是客戶價值。那么,從執行的角度看,戰略是什么呢?主要是三點,一是增長目標,二是客戶價值,三是行動方案。不難看出,企業的增長目標要靠滿足客戶價值才能實現,而客戶價值的滿足要靠所采取的行動方案才能實現。
企業的發展不能沒有目標,但目標總是離得比較遠,而行動關系到企業每天的具體工作,每個人的具體工作。所以,進一步講,從執行的角度看,戰略就是行動,行動是戰略執行的基石。因此,明確戰略,就要明確所要采取的行動。
世界著名的戰略咨詢公司麥肯錫認為,Strategy was an integrated set of actions leading to a sustainablecompetitive advantage。翻譯過來是,戰略是一套相互協調的行動,旨在獲取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麥肯錫對戰略的理解,可真謂是一針見血。
有些企業往往錯誤地認為,戰略就是一個發展方向,或戰略就是目標。所謂的戰略規劃,往往就是企業使命、愿景、目標以及價值觀的集合,做得好一點的,會有基于總增長目標的分解目標和細化目標,然而,戰略規劃基本也就到此打住,更重要的內容,比如:如何采取行動,特別是采取協調一致的戰略行動,基本就沒有。
認識的錯誤以及技能的缺乏,導致的突出的表現就是,企業的戰略執行大多是由想法匯集而成的各自為政的做法,戰略是模糊的因而執行也是混亂的。如此,讓企業的執行力在源頭上已大打折扣。
戰略執行的前提是戰略明確,平衡記分卡之戰略地圖是規劃戰略行動的有效工具。聞毅老師原創專著《新平衡計分卡-戰略落地的密碼》一書,已詳細介紹,如何繪制戰略地圖以明確戰略行動的執行要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作者:聞毅老師
本文改編自聞毅老師新書《新平衡計分卡-戰略落地的密碼》。歡迎轉發本文鏈接,若拷貝內容轉載,請注明原作者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