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
叮咚小區資金鏈斷裂的傳聞,并未影響社區O2O前進的步伐。日前,新潮傳媒旗下的新潮小區未上線已獲得首輪6000萬元的天使投資,表明資本市場對社交O2O的價值依然期待。但社區O2O未來要如何發展,各個玩家怎么盈利,離明朗化還比較遙遠。通過對各社區O2O玩家如花樣年旗下的“解放區”等的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立足本地線下資源整合,構建大數據運營的基礎,是較為可行的出路。
做透區域成重點
所謂社區O2O,是指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連接小區業主、物流、周邊商超、小店以及用戶的服務,是將物業社區服務深入到每戶家庭中去的新商業模式。在過去的2014年,社區O2O被視為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吸引無數物業管理企業、互聯網創業團隊為之瘋狂,其中既有主打小區便民服務的小區無憂、叮咚小區等,也有主打社區零售服務的社區 001、拉卡拉等,有順豐嘿店,銀行、運營商、網絡平臺的各種各樣的社區店,此外更有花樣年等地產商構建的社區O2O生活服務平臺,用毛主席的詩句來形容,可謂“大軍縱橫馳奔”。
然而,毛詩還有上一句:山高路遠坑深。我們看到,億元天使輪,也無法阻止叮咚小區鎩羽北京,退走上海。而據九軒資本合伙人劉億舟分享的使用叮咚小區和小區無憂的個人體驗,這兩家都很努力,但兩家的用戶(居民多為中高學歷的新上海人)總體上都不太活躍。這些跡象表明,社區O2O絕不僅僅是聚合社區周邊的商家和上門服務者就OK,商業化之路,坑真的很多很深,RMB都很難填平。
再看此次成功融資的新潮小區,打出了西部(成都、重慶)最大的社區O2O綜合服務平臺的區域牌,暫時避過北京、上海的社區001、叮咚小區、無憂小區的鋒芒,同時還走線下到線上的逆向模式。再來觀察此前花樣年推出的社區O2O服務平臺“解放區”,也是著重從大本營深圳起步穩扎穩打——解放區的深度合作小區和社區生鮮配送服務均以深圳為中心輻射,與農產品、伊利的合作,待模式成熟后即進行推廣。
由此可以預計,2015年的社區O2O市場,立足大本營練好內功將是主題。這是社區O2O的特性決定的.
線下是關鍵
“把線下做深做透,提高資源密度,提升用戶體驗,做出用戶粘性,形成交易閉環,這才是王道。”對于O2O,資本市場的選擇將越來越理性。同時,對于用戶而言,別的電商模式可以大談,社區O2O卻是解決痛點比什么體驗、顛覆還要靈驗——買菜的大媽情愿為省下兩塊錢多跑兩公里的路,體驗、極速物流現階段對她們根本就雞同鴨講。所以O2O中的“2”才是關鍵,它是鏈接互聯網與現實生活的場景,打造真實的應用場景才是用戶所期待的,想當然地燒錢擴張,馬上構建大而全的平臺,終究是死路一條。
回頭來看,花樣年的“解放區”,思路是以物業聯盟為切入點,整合中小物業資源(目前已經覆蓋500余家物業公司,計劃到2015年底覆蓋小區數達10000個,覆蓋用戶達1000萬),向線下小區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再通過增值服務的利潤反哺小區線下服務商,這恰好抓住了社區服務的痛點。根據央視《新聞1+1》節目披露,目前國內居民與物業之間的矛盾嚴重,普遍也沒有專業的業委會,這其實就是社區O2O的一個剛性需求和巨大商機所在。如果能夠把物業服務做好,口碑和用戶粘性自然就很容易建立起來。而這,恰好是花樣年的資源優勢所在。
再看解放區謀劃未來的盈利構成:社區商業服務約占25%,社區金融服務占22%,平臺電商和社區養老分別占12%,其余收益則包括數據分析、咨詢服務、廣告服務、競價排名等,而基礎物業服務收入未來占比最少,或不足3%。(花樣年宣稱,以后將以社區服務運營為核心,旗下的地產開發運營、社區金融服務、國際商務物業、社區文化旅游、社區商業管理、社區養老和社區教育產業等其他七大業務均圍繞社區服務展開。)
這就是說,物業服務可以不賺大錢,但不能沒有它作為基礎服務。這暗合中國互聯網運營的不二法門,至少未來十年還是如此.
物業聯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利于業務的擴張。首先,聯盟的方式更容易被物業公司接受。其次,我們看到,極為看重線上社交的叮咚小區,第一個小區的成功經驗無法復制到北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該小區和人群的特殊性。但社區居民對物業服務的訴求,共性會大很多,因而解放區無需為新地盤完全從頭積累經驗。這也是解放區被稱為社區擴張“收割機”的原因,前述擴張目標的底氣所在。
一切都是為了數據(數據是支持)
“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這是馬云為阿里巴巴未來幾年指的路。事實上,這也是社區O2O的出路。我們都知道,將現在處于沉睡狀態的線上和線下數據進行整合,并對其進行分析,對于用戶消費習慣的研判,將有助于為社區O2O平臺的運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同時,每一次服務產生的數據,又能反過來提升分析的效果,形成良性循環。
據業內人士分析,比較理想的社區運營服務平臺,大數據必是一個核心內容,這個平臺涵蓋三層框架:一是社區生活服務平臺,這包括基礎物業服務、增值服務、健康服務等內容;二是大社區管理平臺,包括云物業管理后臺、健康管理后臺、資源信息共享平臺等;三是居民大數據分析平臺,內容涵蓋家庭屬性分析、消費行為分析、健康分析等。誰能實現這三層架構,才稱得上真正的社區O2O平臺,就當前熱度較高的幾款應用來看, “解放區”從產品上看初露端倪。
當然,用戶行為分析和定向投放還比較簡單,目前國內的整個大數據應用水平都還比較初級。專家認為,未來的社區O2O基于大數據的利用,應該是基于商業客戶自身的數據庫+平臺用戶數據庫打通的CRM管理體系下完成的O2O大數據轉化。
不過,步子放緩一點并無壞處。盡管大數據已經成為沃爾瑪等大超市的標配,已經上升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但普羅大眾的認知和接受水平并不均衡,尤其對于社區O2O來說,需要嘗試布局,同時也要注意感知和保護用戶的感受。所以,我們看到解放區目前也只是著眼于家庭的基礎需求。
小結
2014年社區O2O的勢頭強勁,進入2015年,社區O2O四分天下之勢已現。叮咚小區退回華東,社區001深耕華北,新潮小區起跑西部,“解放區”從華南破局。各方勢頭能否持續看漲,還要看各個平臺如何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迅速完善接地氣的服務,并著手未來基于數據運營的布局。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https://liuhuapeng.ji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