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0日,工業之美沙漠初音賽2020徒步穿越騰格里沙漠活動圓滿結束。
本次活動由中國工業之美研究院主辦,主題是“工業之美--中國工業改變世界的起點”。作為中國工業之美啟航的第一站,選擇騰格里沙漠穿越,旨在結合工業和沙漠的美和力量,倡導工業之美的價值和理念,創建工業之美的愿景和使命,探討工業之美的實踐方法,打造具有中國特征的工業之美,讓中國工業之美改變世界。
本次活動的隨行專家有工業之美的倡導者和中國工業之美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余偉輝、何焰,智能制造數字化IE+IT專家李晚華、精益通平臺創始人郭光宇等,以及來自商界媒體和行業精英、從業者、研究者和實踐人員等。
【工業之美,沙場出征】
工業之美啟航4天3夜大漠之旅,我們的目標是遠征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40km徒步行程,進擊沙漠腹地;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總面積為4.3萬平方公里。
大漠征途的集合地,位于賀蘭山麓,黃河之畔的寧夏銀川。出征前夜,來自全國各地的挑戰者,齊聚酒店會堂,參加“工業之美2020年沙漠初音征途會”,完成分組,學習沙漠生存指南、了解西北民俗民風, 為沙漠出征做好準備。
次日清晨,乘大巴從銀川啟程,前往騰格里沙漠,2個小時的車程,沿途觀覽西北風光,銀川的湖光、賀蘭山的險峻、明長城和西夏王陵的神秘、穿沙公路的洪荒……
大漠征途旅程的起點,位于騰格里沙漠的越野沖 沙圣地——大V溝,因沙山圍合形成V字形地勢,乘坐越野車穿梭其間,驚險刺激。
抵達騰格里沙漠,出征大點、熱身啟程,徒步開始。
【工業之美,行走的力量】
沿著狹長的湖泊與綠洲縱貫騰格里,乘坐越野車沖上沙丘之巔,再俯沖而下,酣暢淋漓, 追尋蒼天圣地阿拉善,走近騰格里沙漠深處的蒙古族牧人,原始而神秘。
在沙漠穿越的過程中,用徒步的力量去傳遞工業之美的信仰!體驗在極端環境下的團隊協作與自我突破,踐行探索、改善與創新的工業發展之路。在荒涼的沙漠中,頂著炎炎烈日,踩著滾滾的黃沙,塑造孤獨前行中專注的工業匠心精神。在極限的挑戰過程中體驗突破的痛苦和感動,有淚水也有歡笑······用追求的腳步征服沙漠,到達終點,實現工業之美的理想目標。
這一路感受,上無飛鳥,下無走獸,晝見驚風擁沙,夜則彎月繁星。于行走中收獲了人生的思考與感悟,自我的挑戰與突破,團隊的歷練與融合。
【工業之美,大漠論壇】
星空下,大漠營地,一場別開生致的“工業之美論壇”顯得格外注目。
【工業之美發起人余偉輝】:為什么我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工廠上班?為什么年輕人寧愿去外賣也不愿意進工廠?因為在大部人傳統的認知中,工廠的活就是臟亂差累的工作。而在我看來,工廠不應該是臟亂差累的代名詞。工廠應該同樣具備一種美,我稱之為工業之美。工業之美應該具備哪些特征呢?我從技術的角度,對工業之美進行了定義,現代工業之美應該具備環境美、勞動美、流動美、安定美、工程美、智能美、管理美和精神美。如何打造具有現代工業特征的美的工廠呢?我們可以從為八方面來展開。
【工業之美發起人何焰】: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終究是工業制造能力的競爭,而核心,體現在生產力。過去,無論是工業4.0、IE、ISO或阿米巴等,幾乎沒有一個是來自中國,我認為未來工業制造的終點,一定是中國,我們有這個自信,而工業之美,恰恰就是中國工業改變世界的起點,我們不僅要向世界學習,反過來,未來,我們要讓世界來學習中的工業模式。我們做工業之美,就是像傳教士一樣,我們設立中國工業之美研究院,就是研究和創新,打造中國的工業之美。讓以后我們的孩子,都能樂意地到工廠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