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科技工作與專利
我國從1985年4月1日實施專利法以來,專利事業發展迅速,企業專利工作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企業專利工作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企業專利工作的好差將對企業的技術進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發揮者越來越大的作用。因為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和加入WTO以來,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通融,企業面對的不僅是國內市場,同時還有國際市場的競爭,焦點已不是資源多少,而是科技實力的較量,專利的競爭。專利技術在整個商品價值構成中日益增值,專利技術附加值成為國際貿易經濟競爭的重要目標,因此,專利已經成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
企業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經濟的競爭中立足,就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為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專利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專利工作體系,形成開發專利的激勵機制、對專利的內在需求機制,以便開發創造出自己的專利,合理地引進和借鑒別人的專利,正確應用專利戰略,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企業科技工作與科技信息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企業科技工作應與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專利戰略相結合,加強部門聯動,利用WTO有關條款的規定,適時調整科技、經濟和貿易發展政策,加大對知識產權創造、傳播和使用運營。科技信息是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活躍因素,它的責任在于,承接前人積累知識,激發今人的智慧,創造新的知識,形成強大的力量,并把它擴散和溶化到現代化建設中,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企業的科技信息化工作必然要從單純的技術的技術信息向全方位經濟技術信息發展,迅速建立信息中心。事實證明,這樣的企業很快就可以利用信息優勢加強開發利用,不僅很快收回投資,而且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
當今時代科技信息之中包含大量的專利信息,如何利用專利信息又是企業需重視的一個關鍵所在。企業可通過對專利信息的檢索、查找出某些領域內可供選擇的一些國內外專利技術,經過評估,挑選以及了解法律狀態,從而對本企業的技術引進方針做出決策,對專利技術投資做出必要的審查。專利信息也是企業開發機構決定課題的向導,通過對專利信息的檢索,可以使企業掌握國內外科學技術水平動向,確定發展方向,制定科研規劃,決定研究開發中的重大方向性問題,為待開發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避免重復研究減少不必要的彎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在研究工作中,查閱專利信息可以縮短60%的研究時間,節省40%的研發費用。企業利用專利信息,可以跟蹤行業新技術動向,改進現有產品和生產工藝,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使企業的生產經營適應市場需要,當新產品投入市場后,專利信息又能根據新信息為確定新課題服務。
企業應加強專利工作
依靠專利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使企業能夠具有自主創新的能力,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在中國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創新能力成為企業自下而上和發展的關鍵。只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才能使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得到增強,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得以自下而上和發展。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向導,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企業將在自主創新中扮演先鋒和主體角色,是整個國家自主創新體系中不可替代的關鍵環節。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所追求的就是市場利益最大化。企業的市場價值取向,決定了其進行自主創新的強大內在動力,同時還能做到既關注創新技術的先進性,又考慮其可行性和經濟性,既清楚產品開發和大規模生產的技術難點,又能把握產品的市場需求并嚴格控制成本,而這些特性的掌握必須依靠專利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因此,只有當企業發揮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成為自主創新的投資者和實施者,自主創新才最有可能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和產品。
企業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的個體體現,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有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而企業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技術創新。在發達國家90%的跨國公司把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專利保護作為企業戰略主體內容,80%的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大多數企業至少把銷售額的5%用于研究開發。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也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有力地支撐了企業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但仍有不少企業因種種原因還沒有或不能把自主創新擺到應有的位置,缺乏依靠技術進步增強企業競爭力的緊迫感。
要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當務之急就是促使更多地企業強化自主創新的意識,企業只有真正從發展戰略高度將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提高對專利工作和知識產權工作的認識,加大力度,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專有技術,才能打造知名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創新能力的基礎,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并不是企業單方面的事,而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促進,使企業本身也應積極響應努力投入,提高認識,實施具體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使企業與市場有機結合。當然國家也應在發揮引導和管理職能,從體制上、機制上為企業自主創新營造有利環境,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優化創新環境,提供發展研究開發技術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在好的環境下,在政府有關政策法規的支持和保護下,企業應在自主創新過程中依靠專利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