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是通過現場解決問題來進行改善,實施管理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執行力不到位的地方,需要上層和管理中層經常做PDCA方面的總結實施改善活動。因為現場的工藝指導書做得再好,如果不去執行,或執行不到位,都會造成品質的問題,成本的增加,效率的低下。
生產通過現場發現的問題,找出根源解決并標準化后進行改善,“現場問題,現場解決”。常用的步驟如下:【關注公眾微信號“班組建設及現場管理培訓師吳齊超”】
一、現場觀察
即我們常說的“三現主義”,沒到現場就沒有發言權,因為你的判斷會很主觀想象,不是第一手資料;
二、使問題可視化
這方面需要一些工具的配合,如看板管理,需要知道我們的問題是如何發生的?標識是否足夠清楚?
三、評估現場績效【關注公眾微信號“班組建設及現場管理培訓師吳齊超”】
我們需要知道哪些是合理的操作方式?和SOP相差太大的情況。哪些是投機行為?是損失了工時和犧牲了品質為代價的行為。找到并查明原因。
四、查明現狀的標準應對方法
現場操作者是出于何種目的而偏離原先設定的目標?他們現有的操作為何不按SOP進行操作的深層次原因,SOP有沒有不符合現有的技術與品質要求,甚至生產效率也無法得到提高?找出并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方案。
五、教會現場操作人員相應的分析方法
教會現場人員相應的分析與改進的方法,比處罰其更有效,讓其理解問題的發生狀況及與原先設定目標的差距,使其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比處罰多少錢有時會更有效果。
六、試驗現有的做法并進行有效反思【關注公眾微信號“班組建設及現場管理培訓師吳齊超”】
發現現場的問題并做出有效的作法,讓現場管理者和員工進行有效反思才是精益管理的精髓。
通過以上6種步驟,得到正確的結論,并做為一種培訓方式予以保留,不僅是現場改善的進步,更是管理思想的進步。每個人從中得到自己一些啟示并在工作中得以應用,這才是管理進步的表現。
【主講課程】
通用管理:《管理概論》《卓越執行力》《高效績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