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概要:
1 認識員工離職給我們企業帶來的影響
2 員工離開企業五個問題
3 如何解決員工離職問題
l 認識員工離職給我們企業帶來的影響
人員流失很大,人力資源缺乏。很多企業要開新店,因為人員不夠,而無法開新店,很多企業因為有很多問題出現,但因為人員能力不夠而無法解決,導致企業發展受阻。如果這個人的問題沒有解決,也會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一個很大障礙。
卡內基說過一句話:帶走我的員工,把工廠留下,我的工廠就會長滿草。拿走我的工廠,把員工留下,將來不久又可以有一個好的工廠誕生。我們可以通過這句話知道企業經營重點,不僅僅我生意如何搞上去,也要考慮員工素質如何提上去。
聯合包裹亞洲區總裁,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照顧好員工,他們才會去照顧我們的顧客,進而才會照顧好我們的利潤。所以企業要想獲利,那么我們就要反思有沒有照顧好我們的員工,否則利潤從哪里來。利潤不是靠老板自己可以賺到,而是靠全體員工。所以員工為什么離職,我們有沒有分析,分析好后有沒采取行動,采取行動后有沒總結反饋,再研究呢?所以員工離職不僅僅是人力資源部的責任,更是整個餐飲企業的責任,如果員工離職太高,抱怨人力資源部招聘不著力,也不去反思自己部門為什么員工為離職,那么這是很危險行為。只會給人力資源增加成本,天天招聘人,天天不夠人。人力資源所付出成本就大大增加。企業負擔就越來越重,所以減輕人力資源成本的方法,就是每個部門都做好員工管理,避免員工離職過高,員工素質跟不上。這才是目前餐飲企業人力資源減輕成本的最直接方法。怨天尤人是沒有好結果的,只有反省自己部門是否哪些做的不夠,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所以員工離職不僅僅影響某些部門,而是影響整個企業,整個行業以后發展。行業不調整人工結構和薪資競爭機制,那么這個行業想留住忠誠的員工很難,從目前社會發展我們不難發現,如今社會價值趨向已經發生變化。比如社會價值趨向變化有哪些呢?各城市工資水平逐步拉近,不管縣城還是大城市,大城市每月服務員可以賺到900元,縣城也可以。人員的文化層面也在走高,以前可能大批農村低學歷人很多,但現在出來找工作學歷都比以前高,自然要求也會比以前高。還有家庭層面獨生子女趨勢,獨生子女在家里成長環境也發現變化。自然選擇工作行為也會發現變化。那么這些變化,如果這個行業不采取相應政策來解決這些變化,那么這個市場發展規范也會成為一種很大阻礙。
l 企業五個問題使員工選擇離開企業
其實員工離職原因,大家可以回答我幾個問題,也許你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個問題,員工愿意在一個環境很差企業上班嗎?答案是不愿意。比如衛生沒有搞好,員工整天穿著臟衣服上班,整天在一個臟亂不堪位置忙碌,回到宿舍環境又亂,那種上班心情什么能好起來。
第二問題,員工愿意在一個靠經驗管理的主管下工作嗎?答案也是不愿意。因為靠經驗管理的主管,會令更多員工傷心沒有工作激情,心情消極,那最后肯定選擇離職,我曾經在一家餐飲企業培訓時,在坐電梯,剛好遇到一位餐廳員工,我以為他是來參加培訓,你和他聊了兩句,他告訴我,他是來辦理離職手續的。我就順便問他為什么要離職,我就說了一句很簡單的話,也很實在的話,但說出了餐飲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他說,沒有意思,每天只要做的主管一點不滿意就被她罵,一個月幾百,不做回老家。這句雖然簡單實在,沒有經過修飾。但說出餐飲企業存在管理問題。主管更多靠自己經驗來管理自己下屬。批評多于贊賞,溝通變成訓話,教導變成敷衍,管理變成發泄,高興就對你好一點,不高興就罵你沒商量,一個小孩一旦在家里整天受到父母給的壓力,會做出什么選擇?離家出走。一個員工心情整天感到不安不愉快,會選擇什么?離開企業。
第三問題,員工愿意在一家問題很多但又不想改變企業工作嗎?答案也是不愿意的。因為一個怎樣環境就有怎樣團隊,怎樣團隊就有怎樣員工。所以員工會愿意嗎?明明倉庫很亂,天天都經過都看到總是當作沒有看到,不愿意才解決。明明廚房師傅管理方式不當,天天有顧客或員工投訴,但反應上去后,總是不知道結果,這些就是問題,還有很多企業問題。如果不愿意解決,或者愿意解決但沒有能力解決,那么自然時間久了就會變成一個比較懶散的團隊,一個沒有積極性工作的員工。工作沒有積極就變成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得過且過,自然在企業過不了多久,就會離開。
第四個問題,員工愿意在一個沒有生意企業上班嗎?答案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雖然工資照發,但是沒有安全感的工作,員工是不會工作很久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的需求層面安全是基礎保障,如果員工在企業連安全感都沒有,那么又怎么能工作持久呢?為什么政府單位公務員即使工資不高,但人員流動性卻很少呢?那是因為根本原因是擁有鐵飯碗,有安全感。所以企業生意越好,聚集人才隊伍就越容易,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現象了解到,當要選擇去餐廳消費時,有很多人會路過看看餐廳里面生意怎樣,如果生意很好人流量很大,就會進去。如果另外一家餐廳客人卻很稀少,就會認為一定是不好的,選擇不進去。這是什么原因?是原因人的心理的渴望,渴望選擇是對的,是好的。習慣對比,不習慣冒風險。所以會選擇相對感覺好的餐廳消費。那么這種感覺相對好因素就是因為這家店生意好,有那么多人進去消費,所以感覺餐廳好。這一切都源于人的感覺,如果我們餐廳無法抓住消費者感覺的話,那么生意一定做不起來。所以很多餐廳為了塑造這種感覺,剛開業時候都會做很多促銷活動來吸引人氣。所以員工能否在企業上班也是源于一種感覺,感覺有安全感,感覺工作很愉快。就會留下來,所以創造員工安全感,就是把生意做起來,生意做不起來,怎樣的感覺都不實際。
第五個問題,員工愿意在一個沒有進步機會的企業上班嗎?答案也是不愿意的。因為每個人都會考慮未來的發展和工作機會,如果沒有進步機會,就意味沒有發展機會,工作幾年,工資又少,能力也沒有提升,自然會選擇離開。
l 如何解決員工離職問題
那么這些問題就是員工離職原因,如果我們能夠改變這些問題,員工自然離職就會減少。那么六常管理對企業環境的改變是有目共睹,主管在管理時按六常60點標準進行管理和檢查監督,給做的好員工獎勵,做不好員工自然他會覺的過意不去。企業問題多引進六常就是告訴員工企業是愿意改變的,未來是要發展壯大,每個人只要做好六常就會有更多機會。各方面改善自然生意就會好轉,利潤自然就會增加。員工也可以通過六常管理學習到新知識新標準,對個人能力也是一種幫助,而且六常標準要求中對員工素質要,也會通過一些培訓來提升。解決這些員工離職原因你說六常管理可以嗎?是一定可以的,關鍵在于我們執行力度決定成效程度。這是我們做六常管理的第二個理由。同時解決員工離職問題的方法還可以借鑒以下兩種方法:
1、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理解餐飲員工面對顧客的壓力,所以企業創造一種可以讓員工化解壓力或有依托的理由。企業文化是餐飲的靈魂,有著靈魂企業才能生存,那么這個靈魂給員工帶來怎樣感覺,如果員工在工作環境是保持開心和激情,說明企業文化塑造靈魂的好,如果給員工感覺的壓抑和緊張,那么企業文化沒有深入人心,所謂企業文化口號高高掛,企業文化寫的很好,以人為本,那么這一切都是沒有實際價值,那只能給顧客看,真正要做到員工感覺到才行。例如一家餐飲企業,每年會為員工舉辦生日慶祝,組織大家出去旅游,那么每年投入的旅游費用都要花去十幾萬,可是最后調查發現有些員工對旅游并滿意,說辛苦沒意思等,很多的抱怨。那么是什么原因呢?企業出了錢,本想給員工創造一個良好文化氛圍。可是還是有一部份人不滿意呢?其實每個人的愛好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出門,有些人不喜歡出門,有些人喜歡運動,有些人不喜歡運動。那么企業以人為本文化是什么概念呢?不強迫員工做一些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人性管理,不同員工不同管理,招聘強調以事定人,管理強調因人定事,什么工作招適合人才,不同人才不同管理方式。
2、餐飲企業人工數量和工資多少是根據餐飲生意額和營業面積而定的,一月營業額800萬控制多少人工成本?營業面積3000平方,安排多少人?周一到周三生意比較淡如何排班,周六和周日生意比較好,如何排班,早市比午市生意好我如何安排人手。曾經有兩家餐飲企業,一家服務員工資1000元,另一家員工工資700元,第一家員工工資占營業額比例10%,第二家員工工資占營業額12%,為什么呢?原來第一家餐廳每月營業額比第二家餐廳營業多出10%。雖然員工工資高,但人工成本占企業營業比例卻比較低。那么第二家餐廳員工不會跑到第一家去嗎?餐飲員工看的眼光是現實的,你給他1000元,不管是700元工作多輕松,大多員工都會選擇1000元企業。這就是餐飲企業要考慮的.如何做到平衡,企業好,員工好,顧客也好,三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