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說:“中國根底全在道教”。道教為中國國教!東漢以后的中國歷史,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道教留下的斑斕史跡。踏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到處都可以看到道教的名山,宮觀,碑刻,紀錄著道教對中國人民生活的深刻而久遠的影響。道教是以先秦道家為思想淵源,將老子及其《道德經》加以宗教化,尊老子為教祖,奉為神明,以《道德經》為主要法典,以“道”為最高信仰,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某些宗教觀念并吸收、融合其他理論和修持方法,逐漸形成的中國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道教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醫術、音樂,以及醫學、藥物學、養生學、氣功學、化學、天文、地理和社會心里、社會習俗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習道家文化、道教知識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健康長壽、完善人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道家養生文化以收心求靜為基礎,這叫做修性;以養精固本為歸宿,這叫養命。修性必須落實到養命之上,故稱為性命雙修的養生文化。道家養生既能使人轉弱為強,而且能返老為少;不但可驅除疾病,恢復健康,而且能補腦養神,增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