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茂,王興茂講師,王興茂聯系方式,王興茂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企業戰略與人力資源管理資深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王興茂:阿里巴巴誠信污點曝光 讓馬云成首富也許是場災難 
    2016-01-20 16904

    阿里巴巴誠信污點曝光 讓馬云成首富也許是場災難

    2014-7-17 18:24|發布者: 字母O|查看: 1453|評論: 0

           毫無疑問,馬云推動了中國電子商務及相關產業的高速發展,說他是行業旗手,也毫不為過。然則,在即將登頂中國首富的前夜,嚴重透支的誠信賬戶,沒有使他成為四方信服的英雄。

      很多人認為,當需要誠信護體,馬云毫不留情地摘掉衛哲頭上的阿里巴巴CEO頂戴;當需要拿到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馬云祭出法律和安全至上論,契約精神滾蛋;當阿里巴巴成為權傾天下的電商帝國,馬云粗暴地折斷“免費”大旗;至于“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介入游戲”、“不建立自己物流”之類的承諾,在馬云的一再“出爾反爾”中,人們惟有“呵呵”。

      在這里,不能說馬云的全部財富是欺騙得來,然則,他在誠信偽裝下完成的財富累積,絕非中國之幸。

      發誓要建“一家全世界信任的公司”的馬云,卻在上市前夕被人揭開誠信的舊傷疤。

      6月18日,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以下簡稱“美中經安委”)發布一份長達11頁的報告,直指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一批中國互聯網公司現存的VIE架構是“復雜、高風險的法律安排組合”,可能會對投資者利益構成損害。

      事實上,在300多家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VIE架構近乎標配。雖然這種為規避國內現行制度而采取的權宜之計沒有得到中國官方的明確認可,卻在監管機構的默許中平安運作10多年。

      對于美中經安委發出的這個警報,華爾街投資人大都不太當回事,只要中國不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調整,實施VIE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照樣會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然則,美中經安委在報告中專門撰文談了阿里巴巴在美國IPO的誠信風險。即,采取“合伙人”制的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的權限被無限放大后,中小投資人無權對公司事務表達意見。為了加強說服力,美國人特別提及了2011年馬云未經董事會許可,私自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中剝離,轉入自己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公司一事。此外,報告還列舉了阿里巴巴(B2B)的大規模售假和淘寶內部腐敗等轟動性丑聞。

      美中經安委在美國政界和經濟界都有著巨大影響力,而此時正值阿里巴巴一只腳踏進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緘默期,他們刻意搶在這個節骨眼上近乎將馬云形容為“騙子”,這對阿里巴巴正在進行的IPO極度不利。

      因“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吃到閉門羹,今年5月8日,該集團不得不宣布轉投紐約證券交易所,預計在今年夏天掛牌交易。據華爾街證券分析師們測算,阿里巴巴此次最多可募資200億美元左右,超過Facebook在2012年實現的160億美元募資額,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IPO案例。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有望達2000億美元。依據馬云手里8.9%的持股比例,他將因此成為中國內地的新首富。

      對于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人們心態各異。但很多人都清楚,因為過往的糟糕誠信紀錄,這家企業在美國將很難擺脫被秋后算賬的命運——這也是馬云把香港列為首選上市目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報應會來得這么快。

      上篇: 累累誠信污點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馬云深諳此道。

      在嚴重缺失誠信的中國商業語境里,馬云在建立阿里巴巴之初就把“誠信”叫得震天響:發誓要做“誠信”的商人,把公司打造成全世界信任的公司;在制定的6大價值觀中,誠信排在第一位;早期阿里巴巴平臺上最受追捧的產品,名字就叫“誠信通”;為了兌現淘寶的免費政策,他高呼“要忘掉賺錢”,僅向廣告公司和產品分類頁面收費……

      人們似乎看到了一個有別于中國傳統商人的互聯網精英,他們相信了這位瘦削小個子的話。到2010年末,淘寶有近800萬個賣家進駐,注冊用戶接近4億,在月均1.1億位訪問者的助力下,它成功擊敗美國C2C巨頭eBay,獲取了國內市場90%的份額。而在此前的2007年11月6日,馬云迎來創業史上的第一個頂點——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成為當時互聯網史上第2大IPO(最大是谷歌),募資達17億美元,公司市值達到260億美元。

      馬云的成功,使他成為財經故事和商業教科書中的主角,一位有社會責任感、有眼界、有魅力的中國年輕企業家就這樣冉冉升起。但到了2011年3月,神話般的馬云第一次被發現站在了思想境界的另一邊,他開始為誠信負債。

      阿里巴巴和2300名大盜

      1970年生于上海的衛哲,24歲擔任萬國證券管理總部副總經理,28歲擔任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2002年擔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成為“世界500強”中最年輕的中國總裁,成為時任盛大總裁唐駿爭奪中國“打工皇帝”名號的主要勁敵。

      2006年11月,衛哲抱著合伙人的心態去阿里巴巴“創業”,但依據阿里巴巴的官方說法,他是由于在“價值觀”的問題上有分歧而不得不離開。

      根據阿里巴巴司的公告,公司CEO衛哲辭職是因為從2009年年底到20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阿里巴巴在國際交易市場上的中國供應商詐騙全球買家的個案呈上升趨勢。公司已確定2326家“金牌供應商”涉嫌全球詐騙。事件曝光后,相關欺詐店鋪已全部關閉,并移交司法機關。

      在古典名著《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只需要對付40個大盜,但在阿里巴巴帝國中,竟然潛伏著2300多名大盜。依據《福布斯》雜志的報道,馬云是在2011年1月22日的電子郵件中獲悉此事,他為此感到震驚并暴怒,認為自己必須向公司高管發出保護企業信譽的信息,電子商務網站的高層必須為此承擔責任,哪怕他們本人沒有涉及這類違法行為。一個月后,衛哲引咎辭職,涉案的100多位員工被開除。

      類似的一幕,在2012年的阿里巴巴中又再出現。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用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可在實際操作中,淘寶員工實現身份逆襲,完全把自己凌駕于用戶之上。

      “小二”是淘寶員工的昵稱,身份聽似卑微,手中卻有“三大威權”——頂、刷、刪。頂,將賣家店鋪的頁面置于淘寶策劃的某類活動的首頁;刷,以技術手段虛增店鋪銷量,從而提高店鋪信譽度以吸引買家;刪,通過刪差評公關公司聯系差評買家,或直接聯系淘寶“小二”刪除買家給出的中評或差評,提高店鋪的好評率。

      正是通過這幾種背離誠信的手段,淘寶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腐敗——聚劃算總經理閻利岷被抓進了大牢;時任CPO彭蕾的親戚,花名為“關羽”的中層干部,因受賄260萬元被抓;彭蕾的CPO頂戴被悄悄摘掉……

      這樣的處理手法,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次撈分的自我修正,然則,馬云以“不知情者”的角色,把自己從大規模售假事件中完全脫離,人們在看到他“心冷刀快”的殺手特性的同時,亦對他的商業誠信大打折扣。

      粗暴踐踏契約精神

      如果說在阿里巴巴B2B大規模欺詐事件中,馬云尚可以“不知情”為借口,把衛哲推上“斷頭臺”來維護自己的誠信招牌,但在支付寶的私相授受中,他不把契約精神放在眼里的本性,被原形畢露。

      為了讓支付寶獲得央行首批頒發的支付牌照,2009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口頭同意了支付寶股權轉移一事。同月,馬云發起設立的浙江阿里巴巴公司(馬云占股80%),以1.67億元的對價從Alipay  E-commerce Corp.受讓支付寶70%的股權。2010年6月央行相關規定出臺,于是在2010年8月,浙江阿里巴巴又以1.65億元的對價收購了支付寶剩余30%的股權。

      根據馬云的說法,這兩次關于支付寶的股權轉移都處于協議控制(VIE)下,但在2011年一季度,央行發函要求支付寶作出關于“協議控制”的書面聲明。基于對牌照審批形勢的判斷,馬云在遞交申請的前一天,未經雅虎和軟銀兩大股東許可的情況下單方面終止VIE,并于第二天把這件事通知了雅虎和軟銀等股東,隨即啟動補償談判。

      事件一經曝光,國內外輿論大嘩,批評如潮水般涌向馬云,《新世紀》周刊總編輯胡舒立和易凱資本CEO王冉也相繼撰文,指出馬云嚴重違背了契約精神。前者指出,“管理層的單方面行動沒有遵守股東之間、股東與經理人之間的契約,違反了商業社會的基本原則。”后者則認為馬云“在終止VIE協議事上對董事會先斬后奏”。

      值得一提的是,在專門為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馬云解釋說:“盡管這個決定不完美,但它是正確的,符合國家法律、符合透明原則,以及符合阿里巴巴集團的長期發展利益。”有意思的是,企業家最該關注的誠信,恰恰不為馬云提及。

      卸磨殺驢的故事

      支付寶契約事件的發生,徹底撕掉了馬云身披的誠信外衣,而一個更加真實的他,繼續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

      2011年10月,淘寶商城(2012年1月11日更名為“天貓”)頒布下一年度招商新規,將保證金從原來統一的1萬元,提高到5萬、10萬、15萬三檔,技術服務費從6000元一年提高到3萬元和6萬元兩檔。

      政策剛一推出,淘寶商城內的中小商家不由得群情激憤。有小賣主表示,自己投入全部資金在淘寶商城開店,現在已經沒有多余的流動資金。如果按照新規,自己勢必要被“趕出”淘寶商城,前期投入則打了水漂。還有小賣主抱怨稱,淘寶多次單方面修改規則,既不與賣家商議,又不給商戶留出足夠的緩沖時間,讓商戶十分被動。一位紅酒經銷商就表示,自己剛剛辭職注冊了公司,租了辦公場所,并把所有資金都用在進貨上,“新規如果實施,我根本就沒有資金來應對”。

      10月11日,5萬多名天貓商城中小賣家結成了“反淘寶聯盟”,并對商城內的一些大商戶展開了惡意攻擊。

      面對突如其來的洶涌反擊,馬云也滿腹委屈,在微博上大發感慨:“今天在中國,做商人難,做誠信的商人更難,建立商業信任體系難上難。淘寶經歷了9年不正常,9年來我們從未考核過淘寶收入,從未要求過淘寶一分錢的利潤。今天也沒!賺錢不是我們的目的。”

      然則,一方面口口聲聲要忘掉賺錢,另一方面又成倍地收錢,這其中蘊含的商業邏輯,只有像是來自外星球的馬云能懂。

      下篇: 馬云當首富,也許是一場災難

      那些從馬云嘴里說出來的正確文化,會被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們奉為圭臬并到處傳誦,但人們不知道的是,那些文化于他們那個團伙而言,不過是一塊精致的遮羞布,即便上面爬滿了虱子,身處神壇下方的人群能看到的,也只是籠統的圖案和艷麗的色彩而已。幾只虱子,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要馬云的理由

      誠信是電商的基石。阿里巴巴用“誠信”開道,建立起龐大的電商帝國,但在皇權的頂端,坐著的卻是一個對誠信不屑一顧的國王。

      在阿里巴巴B2B欺詐事件發生后,有分析認為,即使馬云沒有站在集團業務管理的第一線,聰明絕頂的他也不可能完全不知情,除非公司信息系統出了嚴重問題。從阿里巴巴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來看,阿里巴巴內部管理一切正常。因此,2300多名大盜和淘寶“小二”集體腐敗產生的最可能原因,是公司管理層糾結于商業利益,對于嚴重的欺詐現象視而不見。1號店董事長于剛就認為,阿里巴巴出現的問題馬云有擺脫不了的干系,應負有和衛哲等人同等的責任。

      在支付寶轉移事件之后,為了獲得公眾的支持,馬云一直強調,支付寶股權轉讓是因為“央行明確規定,外資不能協議控制,必須上報。如果還堅持協議控制,就是知法犯法”。筆名為“余不諱”的網友就此在文章中指出,馬云的做法百分百符合政策法規的要求,然則,他卻違背了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規則——所有者控制,以及表現在公司章程中的契約原則。因此,馬云要想守法,首先應該遵守《公司法》,法律的位階是高于央行等部門規章的。況且,《公司法》是良法,全球通行。

      而對于淘寶商城的單方面大幅提價,多位業內觀察人士均認為,在本質上,淘寶商城違反了當初與眾多中小商家的隱性契約,商城開張之初采取低門檻,寬進寬出,等于給了商家們一個隱性承諾:這里是適合小型企業和創業者的。此后,隨著淘寶商城迅速壯大,從淘寶差異化經營的訴求出發,提高淘寶商城的檔次、提升定位確有必要。然則,如果不能與大多數合作伙伴協調,不惜犧牲合作者的利益,單方面采取激進的變革措施,那就是違約、背信之舉。

      據報道,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后,有業內人士說過:“我覺得阿里巴巴上市是好事,起碼會讓馬云變得真實一點,因為上市了就不能造假的,數據都會呈現在公眾面前,每句話都是要負責任的。如果上市,馬云的每句話可能都會更真實,這對大家都是好事。”

      這話“夠狠”,因為它暗藏的真實含意是:馬云太不真實,馬云的話水分太大,馬云不值得信任,馬云沒有誠信!

      雖然如此,我們必須承認,15年來,馬云帶領著阿里巴巴取得了事業上的極大成功,也把中國的電子商務產業推到了敢與歐美國家比肩的高度。而這是國內其他大部分產業可望不可即的。

      在國內,是淘寶和支付寶“潤物細無聲”地培養起數以億計的網民網上購物的習慣,每年11月11日,更成為網上血拼的“大狂歡”。阿里巴巴領銜擔綱的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方式,大大降低了消費成本。上網購物既是一種快樂體驗,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商務催生了物流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幫助成千上萬的小伙子實現就業,應該說,馬云對中國經濟、商業領域以及就業市場貢獻巨大。

      同時,阿里巴巴的“鯰魚效應”已經溢出電子商務,給許多傳統行業帶來了真真切切的生存壓力和危機。快捷、高效、透明、低廉的網購,使得百貨、圖書、服飾等實體零售店感受到了空前沖擊和壓力,過去漫天要價、欺瞞消費者的行為難以為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馬云創新性推出的支付寶和余額寶。前者早在2003年底,即在全球率先推出擔保交易模式,破解了中國網絡購物中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信任問題,開創了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余額寶作為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以劫富濟貧的氣勢,狠狠地把財大氣粗的國有商業銀行嚇出一身冷汗,長年坐享政策壟斷紅利的它們首次感到了空前危機。因此,從一定程度上,馬云是中國商業和創新力量,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具象化。

      不要這樣的首富

      如果不出意外,隨著阿里巴巴集團在8月8日正式上市,馬云將成為新的中國內地首富。但值得深思的是,這樣帶有濃厚原罪嫌疑的首富,我們真的需要嗎?

      這段時間,有關馬云的話題又成為網絡熱議,有觀點認為,馬云這樣的首富,賺的錢越多,也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

      中國法制建設日益完善,致富途徑卻沒有有效改觀。由于主流競爭不公平,“坑蒙拐騙”成了中國商業社會的首要致富途徑,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公平競爭,多數人對不公平競爭的技術手段卻是一清二楚。而當前的中國,亦是一個道德淪喪、拜金主義高度盛行的社會,鈔票累積起來的海拔高度,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指數。人們終日為賺錢而忙碌,不顧及其手段是否觸及道德和法律底線,撈到鈔票就是英雄,能騙到所有的人就是成功。于是,建筑商造假,就出現了“樓歪歪”和“橋脆脆”;奶粉造假,就出現了三鹿和蒙牛的害人奶;豬肉造假,就出現了雙匯的“瘦肉精”火腿腸;科技造假,就出現了“漢芯一號”和“麒麟操作系統”;醫學造假,就出現了張悟本和肖傳國……然則,相比這些,馬云也許危害更大。

      今天的馬云,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標簽,他不僅代表自己和阿里巴巴,更代表著中國的電子商務,乃至中國商人群體的形象,因此,他在商業道德上的點點瑕疵,造成的負面影響亦將10倍,100倍地擴大。而馬云之危害,不在于他誠信缺失行為的本身,在于他為整個社會樹立了“壞孩子”的典范。一直以來,馬云靠著阿里巴巴的電商故事來宣揚和展示自己,通過出書、演講來向大家渲染他的能力,他多么值得中國企業界學習。一系列個人成功學的鼓吹,使得他擁有了眾多粉絲,甚至成了年輕創業者心目中的“男神”和偶像。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通過欺騙把自己包裝成致富英雄,把弄虛造假樹立為成功的捷徑,那么,失信總有一天會突破企業的邊界而向社會侵襲,扭曲社會意識形態、毒化社會公德良序,使造假、欺詐之風蔓延,最終將使中國成為誠信商人的“失樂園”和商業經濟的廢墟。

      在每個商業騙局中,每個人都知道崩盤是遲早的事,但人人都希望自己賺到大錢,把錢放到安全地帶之后,霉運降臨到別人頭上。“我走后,哪管它洪水滔天!”這是每個資本家的口頭禪。當年馬云為了一己之私,把中國互聯網公司的VIE架構放置在中國監管機構的烤架之上,豈非現代商業版的“禍水東引”?

      所以,如果一個一再打破誠信底線的商人,不僅未受法律制裁、道德譴責,反而高高在上,欣然接受頂禮膜拜,那么,這標志著一個國家在誠信上完全破產。為其提供欺騙土壤的國家,絕對不可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這一次,不吃中國人情世故那一套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在關鍵時刻、關鍵場合,講了多數中國人都知道,卻不敢大聲喊出來的聲音。這也就應了那句耳熟能詳的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最后,我們希望內地的首富,能夠像李嘉誠、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一樣,干干凈凈地站著掙錢。而在此之前,他們必須經歷一次良心深處的自我救贖。

      就在本文付梓之時,有媒體報道稱,在6月27日的“浙商”論壇上,馬云受到了與會浙商們的群起攻之,富鴻集團董事長朱建德更甩出激烈言辭:“從商業道德上講,馬云是小人!”而這短短一句話,博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很多人認為,當需要誠信護體,馬云毫不留情地摘掉衛哲頭上的阿里巴巴CEO頂戴;當需要拿到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馬云祭出法律和安全至上論,契約精神滾蛋;當阿里巴巴成為權傾天下的電商帝國,馬云粗暴地折斷“免費”大旗;至于“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不介入游戲”、“不建立自己物流”之類的承諾,在馬云的一再“出爾反爾”中,人們惟有“呵呵”。

      在這里,不能說馬云的全部財富是欺騙得來,然則,他在誠信偽裝下完成的財富累積,絕非中國之幸。

      發誓要建“一家全世界信任的公司”的馬云,卻在上市前夕被人揭開誠信的舊傷疤。

      6月18日,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以下簡稱“美中經安委”)發布一份長達11頁的報告,直指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一批中國互聯網公司現存的VIE架構是“復雜、高風險的法律安排組合”,可能會對投資者利益構成損害。

      事實上,在300多家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VIE架構近乎標配。雖然這種為規避國內現行制度而采取的權宜之計沒有得到中國官方的明確認可,卻在監管機構的默許中平安運作10多年。

      對于美中經安委發出的這個警報,華爾街投資人大都不太當回事,只要中國不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調整,實施VIE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照樣會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然則,美中經安委在報告中專門撰文談了阿里巴巴在美國IPO的誠信風險。即,采取“合伙人”制的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的權限被無限放大后,中小投資人無權對公司事務表達意見。為了加強說服力,美國人特別提及了2011年馬云未經董事會許可,私自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中剝離,轉入自己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公司一事。此外,報告還列舉了阿里巴巴(B2B)的大規模售假和淘寶內部腐敗等轟動性丑聞。

      美中經安委在美國政界和經濟界都有著巨大影響力,而此時正值阿里巴巴一只腳踏進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緘默期,他們刻意搶在這個節骨眼上近乎將馬云形容為“騙子”,這對阿里巴巴正在進行的IPO極度不利。

      因“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吃到閉門羹,今年5月8日,該集團不得不宣布轉投紐約證券交易所,預計在今年夏天掛牌交易。據華爾街證券分析師們測算,阿里巴巴此次最多可募資200億美元左右,超過Facebook在2012年實現的160億美元募資額,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IPO案例。阿里巴巴集團的估值有望達2000億美元。依據馬云手里8.9%的持股比例,他將因此成為中國內地的新首富。

      對于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人們心態各異。但很多人都清楚,因為過往的糟糕誠信紀錄,這家企業在美國將很難擺脫被秋后算賬的命運——這也是馬云把香港列為首選上市目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報應會來得這么快。

      上篇: 累累誠信污點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馬云深諳此道。

      在嚴重缺失誠信的中國商業語境里,馬云在建立阿里巴巴之初就把“誠信”叫得震天響:發誓要做“誠信”的商人,把公司打造成全世界信任的公司;在制定的6大價值觀中,誠信排在第一位;早期阿里巴巴平臺上最受追捧的產品,名字就叫“誠信通”;為了兌現淘寶的免費政策,他高呼“要忘掉賺錢”,僅向廣告公司和產品分類頁面收費……

      人們似乎看到了一個有別于中國傳統商人的互聯網精英,他們相信了這位瘦削小個子的話。到2010年末,淘寶有近800萬個賣家進駐,注冊用戶接近4億,在月均1.1億位訪問者的助力下,它成功擊敗美國C2C巨頭eBay,獲取了國內市場90%的份額。而在此前的2007年11月6日,馬云迎來創業史上的第一個頂點——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成為當時互聯網史上第2大IPO(最大是谷歌),募資達17億美元,公司市值達到260億美元。

      馬云的成功,使他成為財經故事和商業教科書中的主角,一位有社會責任感、有眼界、有魅力的中國年輕企業家就這樣冉冉升起。但到了2011年3月,神話般的馬云第一次被發現站在了思想境界的另一邊,他開始為誠信負債。

      阿里巴巴和2300名大盜

      1970年生于上海的衛哲,24歲擔任萬國證券管理總部副總經理,28歲擔任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2002年擔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成為“世界500強”中最年輕的中國總裁,成為時任盛大總裁唐駿爭奪中國“打工皇帝”名號的主要勁敵。

      2006年11月,衛哲抱著合伙人的心態去阿里巴巴“創業”,但依據阿里巴巴的官方說法,他是由于在“價值觀”的問題上有分歧而不得不離開。

      根據阿里巴巴司的公告,公司CEO衛哲辭職是因為從2009年年底到20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阿里巴巴在國際交易市場上的中國供應商詐騙全球買家的個案呈上升趨勢。公司已確定2326家“金牌供應商”涉嫌全球詐騙。事件曝光后,相關欺詐店鋪已全部關閉,并移交司法機關。

      在古典名著《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只需要對付40個大盜,但在阿里巴巴帝國中,竟然潛伏著2300多名大盜。依據《福布斯》雜志的報道,馬云是在2011年1月22日的電子郵件中獲悉此事,他為此感到震驚并暴怒,認為自己必須向公司高管發出保護企業信譽的信息,電子商務網站的高層必須為此承擔責任,哪怕他們本人沒有涉及這類違法行為。一個月后,衛哲引咎辭職,涉案的100多位員工被開除。

      類似的一幕,在2012年的阿里巴巴中又再出現。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用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可在實際操作中,淘寶員工實現身份逆襲,完全把自己凌駕于用戶之上。

      “小二”是淘寶員工的昵稱,身份聽似卑微,手中卻有“三大威權”——頂、刷、刪。頂,將賣家店鋪的頁面置于淘寶策劃的某類活動的首頁;刷,以技術手段虛增店鋪銷量,從而提高店鋪信譽度以吸引買家;刪,通過刪差評公關公司聯系差評買家,或直接聯系淘寶“小二”刪除買家給出的中評或差評,提高店鋪的好評率。

      正是通過這幾種背離誠信的手段,淘寶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腐敗——聚劃算總經理閻利岷被抓進了大牢;時任CPO彭蕾的親戚,花名為“關羽”的中層干部,因受賄260萬元被抓;彭蕾的CPO頂戴被悄悄摘掉……

      這樣的處理手法,對阿里巴巴來說是一次撈分的自我修正,然則,馬云以“不知情者”的角色,把自己從大規模售假事件中完全脫離,人們在看到他“心冷刀快”的殺手特性的同時,亦對他的商業誠信大打折扣。

      粗暴踐踏契約精神

      如果說在阿里巴巴B2B大規模欺詐事件中,馬云尚可以“不知情”為借口,把衛哲推上“斷頭臺”來維護自己的誠信招牌,但在支付寶的私相授受中,他不把契約精神放在眼里的本性,被原形畢露。

      為了讓支付寶獲得央行首批頒發的支付牌照,2009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口頭同意了支付寶股權轉移一事。同月,馬云發起設立的浙江阿里巴巴公司(馬云占股80%),以1.67億元的對價從Alipay  E-commerce Corp.受讓支付寶70%的股權。2010年6月央行相關規定出臺,于是在2010年8月,浙江阿里巴巴又以1.65億元的對價收購了支付寶剩余30%的股權。

      根據馬云的說法,這兩次關于支付寶的股權轉移都處于協議控制(VIE)下,但在2011年一季度,央行發函要求支付寶作出關于“協議控制”的書面聲明。基于對牌照審批形勢的判斷,馬云在遞交申請的前一天,未經雅虎和軟銀兩大股東許可的情況下單方面終止VIE,并于第二天把這件事通知了雅虎和軟銀等股東,隨即啟動補償談判。

      事件一經曝光,國內外輿論大嘩,批評如潮水般涌向馬云,《新世紀》周刊總編輯胡舒立和易凱資本CEO王冉也相繼撰文,指出馬云嚴重違背了契約精神。前者指出,“管理層的單方面行動沒有遵守股東之間、股東與經理人之間的契約,違反了商業社會的基本原則。”后者則認為馬云“在終止VIE協議事上對董事會先斬后奏”。

      值得一提的是,在專門為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馬云解釋說:“盡管這個決定不完美,但它是正確的,符合國家法律、符合透明原則,以及符合阿里巴巴集團的長期發展利益。”有意思的是,企業家最該關注的誠信,恰恰不為馬云提及。

      卸磨殺驢的故事

      支付寶契約事件的發生,徹底撕掉了馬云身披的誠信外衣,而一個更加真實的他,繼續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

      2011年10月,淘寶商城(2012年1月11日更名為“天貓”)頒布下一年度招商新規,將保證金從原來統一的1萬元,提高到5萬、10萬、15萬三檔,技術服務費從6000元一年提高到3萬元和6萬元兩檔。

      政策剛一推出,淘寶商城內的中小商家不由得群情激憤。有小賣主表示,自己投入全部資金在淘寶商城開店,現在已經沒有多余的流動資金。如果按照新規,自己勢必要被“趕出”淘寶商城,前期投入則打了水漂。還有小賣主抱怨稱,淘寶多次單方面修改規則,既不與賣家商議,又不給商戶留出足夠的緩沖時間,讓商戶十分被動。一位紅酒經銷商就表示,自己剛剛辭職注冊了公司,租了辦公場所,并把所有資金都用在進貨上,“新規如果實施,我根本就沒有資金來應對”。

      10月11日,5萬多名天貓商城中小賣家結成了“反淘寶聯盟”,并對商城內的一些大商戶展開了惡意攻擊。

      面對突如其來的洶涌反擊,馬云也滿腹委屈,在微博上大發感慨:“今天在中國,做商人難,做誠信的商人更難,建立商業信任體系難上難。淘寶經歷了9年不正常,9年來我們從未考核過淘寶收入,從未要求過淘寶一分錢的利潤。今天也沒!賺錢不是我們的目的。”

      然則,一方面口口聲聲要忘掉賺錢,另一方面又成倍地收錢,這其中蘊含的商業邏輯,只有像是來自外星球的馬云能懂。

      下篇: 馬云當首富,也許是一場災難

      那些從馬云嘴里說出來的正確文化,會被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們奉為圭臬并到處傳誦,但人們不知道的是,那些文化于他們那個團伙而言,不過是一塊精致的遮羞布,即便上面爬滿了虱子,身處神壇下方的人群能看到的,也只是籠統的圖案和艷麗的色彩而已。幾只虱子,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要馬云的理由

      誠信是電商的基石。阿里巴巴用“誠信”開道,建立起龐大的電商帝國,但在皇權的頂端,坐著的卻是一個對誠信不屑一顧的國王。

      在阿里巴巴B2B欺詐事件發生后,有分析認為,即使馬云沒有站在集團業務管理的第一線,聰明絕頂的他也不可能完全不知情,除非公司信息系統出了嚴重問題。從阿里巴巴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來看,阿里巴巴內部管理一切正常。因此,2300多名大盜和淘寶“小二”集體腐敗產生的最可能原因,是公司管理層糾結于商業利益,對于嚴重的欺詐現象視而不見。1號店董事長于剛就認為,阿里巴巴出現的問題馬云有擺脫不了的干系,應負有和衛哲等人同等的責任。

      在支付寶轉移事件之后,為了獲得公眾的支持,馬云一直強調,支付寶股權轉讓是因為“央行明確規定,外資不能協議控制,必須上報。如果還堅持協議控制,就是知法犯法”。筆名為“余不諱”的網友就此在文章中指出,馬云的做法百分百符合政策法規的要求,然則,他卻違背了公司治理中最基本的規則——所有者控制,以及表現在公司章程中的契約原則。因此,馬云要想守法,首先應該遵守《公司法》,法律的位階是高于央行等部門規章的。況且,《公司法》是良法,全球通行。

      而對于淘寶商城的單方面大幅提價,多位業內觀察人士均認為,在本質上,淘寶商城違反了當初與眾多中小商家的隱性契約,商城開張之初采取低門檻,寬進寬出,等于給了商家們一個隱性承諾:這里是適合小型企業和創業者的。此后,隨著淘寶商城迅速壯大,從淘寶差異化經營的訴求出發,提高淘寶商城的檔次、提升定位確有必要。然則,如果不能與大多數合作伙伴協調,不惜犧牲合作者的利益,單方面采取激進的變革措施,那就是違約、背信之舉。

      據報道,阿里巴巴B2B業務在香港上市后,有業內人士說過:“我覺得阿里巴巴上市是好事,起碼會讓馬云變得真實一點,因為上市了就不能造假的,數據都會呈現在公眾面前,每句話都是要負責任的。如果上市,馬云的每句話可能都會更真實,這對大家都是好事。”

      這話“夠狠”,因為它暗藏的真實含意是:馬云太不真實,馬云的話水分太大,馬云不值得信任,馬云沒有誠信!

      雖然如此,我們必須承認,15年來,馬云帶領著阿里巴巴取得了事業上的極大成功,也把中國的電子商務產業推到了敢與歐美國家比肩的高度。而這是國內其他大部分產業可望不可即的。

      在國內,是淘寶和支付寶“潤物細無聲”地培養起數以億計的網民網上購物的習慣,每年11月11日,更成為網上血拼的“大狂歡”。阿里巴巴領銜擔綱的電子商務,不僅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方式,大大降低了消費成本。上網購物既是一種快樂體驗,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商務催生了物流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幫助成千上萬的小伙子實現就業,應該說,馬云對中國經濟、商業領域以及就業市場貢獻巨大。

      同時,阿里巴巴的“鯰魚效應”已經溢出電子商務,給許多傳統行業帶來了真真切切的生存壓力和危機。快捷、高效、透明、低廉的網購,使得百貨、圖書、服飾等實體零售店感受到了空前沖擊和壓力,過去漫天要價、欺瞞消費者的行為難以為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馬云創新性推出的支付寶和余額寶。前者早在2003年底,即在全球率先推出擔保交易模式,破解了中國網絡購物中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信任問題,開創了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余額寶作為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以劫富濟貧的氣勢,狠狠地把財大氣粗的國有商業銀行嚇出一身冷汗,長年坐享政策壟斷紅利的它們首次感到了空前危機。因此,從一定程度上,馬云是中國商業和創新力量,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具象化。

      不要這樣的首富

      如果不出意外,隨著阿里巴巴集團在8月8日正式上市,馬云將成為新的中國內地首富。但值得深思的是,這樣帶有濃厚原罪嫌疑的首富,我們真的需要嗎?

      這段時間,有關馬云的話題又成為網絡熱議,有觀點認為,馬云這樣的首富,賺的錢越多,也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

      中國法制建設日益完善,致富途徑卻沒有有效改觀。由于主流競爭不公平,“坑蒙拐騙”成了中國商業社會的首要致富途徑,少有人知道什么叫公平競爭,多數人對不公平競爭的技術手段卻是一清二楚。而當前的中國,亦是一個道德淪喪、拜金主義高度盛行的社會,鈔票累積起來的海拔高度,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指數。人們終日為賺錢而忙碌,不顧及其手段是否觸及道德和法律底線,撈到鈔票就是英雄,能騙到所有的人就是成功。于是,建筑商造假,就出現了“樓歪歪”和“橋脆脆”;奶粉造假,就出現了三鹿和蒙牛的害人奶;豬肉造假,就出現了雙匯的“瘦肉精”火腿腸;科技造假,就出現了“漢芯一號”和“麒麟操作系統”;醫學造假,就出現了張悟本和肖傳國……然則,相比這些,馬云也許危害更大。

      今天的馬云,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標簽,他不僅代表自己和阿里巴巴,更代表著中國的電子商務,乃至中國商人群體的形象,因此,他在商業道德上的點點瑕疵,造成的負面影響亦將10倍,100倍地擴大。而馬云之危害,不在于他誠信缺失行為的本身,在于他為整個社會樹立了“壞孩子”的典范。一直以來,馬云靠著阿里巴巴的電商故事來宣揚和展示自己,通過出書、演講來向大家渲染他的能力,他多么值得中國企業界學習。一系列個人成功學的鼓吹,使得他擁有了眾多粉絲,甚至成了年輕創業者心目中的“男神”和偶像。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通過欺騙把自己包裝成致富英雄,把弄虛造假樹立為成功的捷徑,那么,失信總有一天會突破企業的邊界而向社會侵襲,扭曲社會意識形態、毒化社會公德良序,使造假、欺詐之風蔓延,最終將使中國成為誠信商人的“失樂園”和商業經濟的廢墟。

      在每個商業騙局中,每個人都知道崩盤是遲早的事,但人人都希望自己賺到大錢,把錢放到安全地帶之后,霉運降臨到別人頭上。“我走后,哪管它洪水滔天!”這是每個資本家的口頭禪。當年馬云為了一己之私,把中國互聯網公司的VIE架構放置在中國監管機構的烤架之上,豈非現代商業版的“禍水東引”?

      所以,如果一個一再打破誠信底線的商人,不僅未受法律制裁、道德譴責,反而高高在上,欣然接受頂禮膜拜,那么,這標志著一個國家在誠信上完全破產。為其提供欺騙土壤的國家,絕對不可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這一次,不吃中國人情世故那一套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在關鍵時刻、關鍵場合,講了多數中國人都知道,卻不敢大聲喊出來的聲音。這也就應了那句耳熟能詳的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最后,我們希望內地的首富,能夠像李嘉誠、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一樣,干干凈凈地站著掙錢。而在此之前,他們必須經歷一次良心深處的自我救贖。

      就在本文付梓之時,有媒體報道稱,在6月27日的“浙商”論壇上,馬云受到了與會浙商們的群起攻之,富鴻集團董事長朱建德更甩出激烈言辭:“從商業道德上講,馬云是小人!”而這短短一句話,博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色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人潮人人爽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无码自慰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国产大秀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国产在线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猎奇|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