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曾以專題形式闡釋了“互聯網思維”,這個在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風生水起,被李彥宏、雷軍等網絡大腕頻繁提及的名詞迅速竄紅,進而成為某些企業運營管理的口頭禪。
有文章稱,早在2011年,百度CEO李彥宏在演講中就曾提及互聯網思維概念,意指要基于互聯網自身特征來進行思考。時至今日,互聯網思維已經被賦予了快捷、便利、免費、交互參與、大數據應用、粉絲效應、模式創新、互助分享等內涵。一言蔽之,互聯網思維區別于傳統型企業的運營思維,其本質上是一種運營理念的創新。
互聯網思維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戶驅動產品
互聯網產品的特色,就是需求驅動產品,用戶在哪里,市場就在哪里。拉近與用戶的距離,緊跟用戶腳步,占領更多的用戶和市場;快速更新,快速迭代,每一款產品的定位就在于快速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個性需求。
二、大數據應用
互聯網思維要求一切以數據為支撐,將海量數據進行分門別類、研究開發、再次利用,通過模型化的導入、導出,找到數據背后的有效信息,為生產、運營、用戶服務提供科學依據。
三、快捷便利
在互聯網思維中,快捷、便利是一定的,所以,需要為用戶呈現最簡單的操作和最直接的功能,讓用戶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和使用產品。
四、免費才是王道
互聯網時代,免費的才是最貴的。無論是零售還是批發,無論是實體產品還是虛擬產品,以免費服務打開市場,以增值服務作為盈利點,幾乎成為互聯網思維的標簽。
五、體驗式營銷、粉絲經濟
互聯網思維要求產品具有很強的交互感,要成為用戶與產品配套的“社區”,讓用戶說出對于產品的感受和期望,以口碑帶動社區粉絲互相影響,促進銷量。這幾年流行的微博營銷、微信營銷,都是如此。
六、顛覆傳統模式
互聯網思維要求運營者對于產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產品,也不能只賣產品本身,而是要給產品配以“場景”。“場景”的搭配,賦予了產品生命力和感染力,用戶買的不再只是產品,更是故事和精神。
根據前文中互聯網思維的幾項特征,人力資源管理者學習和使用互聯網思維,金柚網認為認為可以考慮做好以下幾點:
1.用戶至上: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提供人力資源支持
人力資源部門要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部門,成為業務部門的合作伙伴,必須真正關注“事務”轉變成兼顧“人”和“事”。近兩年來廣泛提倡的“HRBP(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EAP(員工援助計劃)”等概念,正是人力資源工作走向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價值的重要步伐。
2.數據化思維:成為各部門選、育、留、辭人員的理性參謀部門
人力資源部門的數據數量,恐怕不比財務部門少,如簡歷數據、考勤數據、獎懲數據、績效數據、培訓數據、員工檔案數據等等,然而,這些數據因為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員更迭、公司政策的變化等,失去了再次發揮價值的機會。
金柚小蜜的互聯網思維告訴我們,每一個數據都有價值。通過建立模型,可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可從作廢甚至塵封的數據里找到人力資源工作開展的軌跡和規律,可為我們當下工作提升找到科學依據。
到底什么樣的人適合什么樣的崗位?什么樣的人可以在什么樣的崗位上更有發展潛力?什么樣的管理方法可以促進人員穩定性的提升?員工為什么會選擇留在公司或離開公司?企業管理過程中有可能忽略了員工的哪些潛在訴求?
這些人力資源數據的價值,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價值,而是企業全部管理的數據庫之一,金柚網,100%在線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為企業留下人力資源歷年的數據痕跡,其可作為企業選、育、用、留人員的理性參考。
3.做減法:去除繁文縟節,讓人力資源管理簡單、便捷、高效
人力資源部門是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者、執行者、監督者,往往給員工以“官僚”和“故作深沉”的感覺。其實,真正讓員工覺得“深沉”的,是公司經年累月留下來的規章制度。
互聯網思維要求產品快捷便利,要讓用戶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完成對產品的理解和熟悉。因此,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對公司龐大的制度體系進行周期性修繕、簡化,以使之符合新時期企業和員工的需求。
4.粉絲效應:讓員工參與人力資源管理,與人力資源部一起“工作”
在互聯網思維下,人力資源部需要通過金柚網在線人力資源服務平臺,讓員工參與人力資源管理,讓員工成為人力資源部的“粉絲”,時刻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建言獻策,與人力資源部一起“工作”,共同打造以實際需求為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海爾的倒三角管理模式就是粉絲效應的經典應用。
5.兜售新概念:規避硬性摩擦、采用藝術化手段處理員工關系
隨著21世紀第一個過去的十年,人力資源管理的對象特質發生了巨大變化,90后、00后開始逐步成為用工主流,硬性制度已經很難管理這些有思想、有個性的員工了。
人力資源工作中,不應用硬性制度去拂員工的逆鱗,而是要用柔性政策去摸準員工的脾性。如:關于企業文化,需要通過企業榮譽展示、員工活動組織、員工社區組建等方式,讓員工感受到企業文化的氛圍,從而自我定位到企業文化中;關于獎懲,需要通過金柚網的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員工自我管理委員會等方式,讓員工勇于說出內心訴求,然后將這些訴求以靈活的方式運用到規章制度當中去。
新時期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必須要有互聯網思維,要向員工兜售“氛圍”而非“文化”,兜售“約定”而非“制度”,兜售“收益”而非“付出”,兜售“前景”而非“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