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真相:看病難與醫生無關
作者:梁宗輝,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靜安分院)放射科主任醫師
由于近些年發生的傷醫甚至殺醫事件,使得醫患關系和“看病難看病貴”再度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但大多數人依然認為醫生活該,因為看病難和看病貴是醫生造成的,那么,看病難與醫生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醫生應該為此負責嗎?
“看病難看病貴”其實是個偽命題
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醫療體制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如果從看病難和看病貴的角度來看,中國真的不難也不貴!歐美也好,臺港也罷,沒有誰可以不經過預約就能夠看到醫生,急診也不是想看就可以去看的,因為你要真的是急癥才行!
而在中國,你隨時可以去醫院看病,不是急診照樣可以看急診,就因為你白天沒空去醫院。如果你要住院,尤其是一些大醫院的熱門科室,可能要等幾個月的時間,你覺得難以接受,但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英國訪問期間,夫人生病卻無法立即接受到醫療,只好專機回國治療。
我也遇到過不少美國或者歐洲的朋友,生了腫瘤,預約一個磁共振檢查要3個月甚至6個月,住院手術則是一年以后的事情,而且費用高的驚人,回國看病享受最好、最快捷的醫療,費用非常便宜。就拿磁共振來說,都是一樣的機器,中國購買還要貴一些,因為運費和關稅,但檢查費卻是天差地壤之別,在美國做一個磁共振費用是二千美元左右,在上海只有伍佰元,不足一百美元,美國還要另外支付醫生的診斷費幾百美元,而中國醫生的診斷費是包含在檢查費之中的,真的是白菜價。
因此,醫療界都知道,在中國所謂的“看病難看病貴”其實是一個偽命題,醫生作為看病的實際施行者,成為最大的替罪羊而已。
為什么老百姓覺得看病難和看病貴
那么,為什么老百姓普遍有看病難和看病貴的感覺呢?那是因為,在中國的醫療體制中,所謂的三級醫療體制已經名存實亡,患者都要到三級大醫院看病,二級醫院勉強維持,一級醫院門可羅雀,看病不難才怪!這也是醫改造成的后果,是醫改最大的敗筆。
為什么二十多年以前看病不難?那是因為,那時候小病去一級社區醫院,需要的話才能轉診到二級的縣醫院或者中心醫院,只有疑難雜癥才能轉診到三級醫院,各個級別的醫院各司其職,分級診療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作用。
現在的醫改進入深水區,最大的困難在于公立醫院的改革,但如果希望通過降低藥價、降低診療費來解決問題的話,只會是火上澆油,試想一下,如果三級醫院的收費與二級醫院甚至社區醫院沒有差別,誰還愿意去一級或者二級醫院看病呢?
只有重建分級診療制度,拉大不同級別醫院之間的收費差距,才能通過市場的調節作用進行分流?,F在一級社區醫院掛號費10元,二級中心醫院掛號費12元,專家費14元或者17元,在三級醫院的掛號費也不過是十二元,專家費不過是二十元。幾塊錢的差別而已,誰在乎呢?為什么不去三級醫院看專家反而去一級醫院看普通門診?
上海在三家新建的三級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并且大幅提高掛號費,專家掛號費可達100元,結果是專家坐等病人上門,一天就幾個人來掛號,每個人都不存在幾分鐘就被打發走的情況,可以充分跟專家進行交流,初步顯示出市場調節的作用。
醫生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新公布的上海市醫療服務收費價格目錄之中,一次大搶救僅僅72元,其中包括:
1、成立專門搶救班子;
2、主管醫生不離開現場;
3、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4、搶救涉及兩科以上及時組織醫院內外會診;
5、專人護理,配合搶救。
從中可以看出,需要至少兩三個醫生和兩三個護士,時間長短最少以小時計算,而72元意味著什么呢?給寵物狗洗一次澡也要70元,只不過十幾分鐘而已!如果給寵物狗組織一次會診,收費可達1000元~2000元!人命不如狗,何其可笑。
醫生的價值被嚴重低估,醫生的收入是通過大強度、長時間的勞動所獲得,勞動法規定的勞動時間在任何一家醫院的實現都存在巨大難度。
如果全國所有的醫院都嚴格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每個醫生和護士保證每天八小時工作制,看看醫療系統如何運轉?看看每個病人要等多久才能看到醫生?醫生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非但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反而成為看病難看病貴的替罪羊,無端被打被殺!
最優秀的人才可能不再學醫
由于醫生所遭受的苦難,其后果已經開始顯現,醫學院招生嚴重不足,不得不大幅降低分數,就這樣也招不滿。這就意味著,現在已經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在學醫,而在我學醫的時候,連續多年的高考狀元都在醫學院校。
未來醫療人才的素質和能力的降低已經不可避免,醫療人才的緊缺已經開始顯現,每家醫院都招不到人、找不到滿意的人,僅有的醫生和護士還因為醫療環境的惡化陸續離開。
而就診的人次卻在逐年增加,醫生只能繼續增加工作時間才能滿足需求,只能降低質量以保證完成數量,醫患糾紛只會加劇而難以緩解,形成惡性循環。
有錢人可以去國外享受昂貴但效率低下的醫療服務,至少還能夠看病治病,而絕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怎么辦?把怨氣繼續撒到醫生身上嗎?多殺幾個醫生、多打幾個醫生能夠解決問題嗎?這樣只會加劇就醫的困難,而無法改變看病難的狀況。
因此,醫改的重點不是繼續降低價格,不是把錢投給縣醫院或者中心醫院,而是應該恢復和建立合理的三級診療模式,發揮目前半死不活的二級醫院和門可羅雀的一級醫院的功能,改變三級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態,讓每一個患者都能及時享受到應有的醫療服務。但愿這一天早日到來。(文章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