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茂,王興茂講師,王興茂聯系方式,王興茂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企業戰略與人力資源管理資深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王興茂:華為:拒絕互聯網的企業死路一條?
    2016-01-20 25605

    2013年最后一天,華為發布了一份名為《用數字贏未來,數字化重構新商業》的行業趨勢報告。報告對互聯網和大數據對于傳統產業的顛覆性影響給予了充分支持,并毫不猶豫地提出:未來的企業,無論從事的什么行業,也無論企業的規模大小,首先是一個高科技企業,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業務升華和改造的企業,在信息時代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我從報告中提煉出了一些有趣的新名詞和觀點,簡要解讀:

    1“Internet+”。中文翻譯為互聯網+”“+”后面是什么有足夠的想象空間。華為提出,互聯網的核心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連接,成為電力一樣的基礎設施。這意味著,互聯網的革命會像電力革命一樣偉大。電力革命幾乎奠定了整個現代工業和人類現代生活的基礎。那么互聯網的革命呢?可能其影響真的不會次于電力革命。

    2互聯網正在由改變價值傳遞環節進入價值創造環節。以往我們談及互聯網,就會狹隘的默認為,互聯網就是社交、電子商務、游戲,尤其是電子商務,它用互聯網的方式大同了傳統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但今天不一樣了,互聯網正在直接進入價值創造(更為直接的是產品創造)的過程中。最為典型的是產品研發設計過程中的眾包模式,以汽車制造為例,我曾經寫過的《汽車制造顛覆者》中德國StreetScooter就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他們讓所有供應商都利用互聯網平臺,參與到了最后產品的設計流程中來,這對傳統汽車制造商是怎樣的打擊啊?以往都是這些汽車品牌商們說了算的,供應商只有按要求供貨的份。

    3經營信息和數據對于企業發展無比重要。這是對大數據力量的充分支持。在互聯網環境下,一方面獲取信息變得無比容易,但另一方面,你可能獲得的數據可能永遠只是滄海一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對于企業來說,掌握足夠大量的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將直接影響企業戰略決策的正確與否。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信息化的另一面是信息壟斷,也就是更高規格的信息不對稱。如果你還沒有把自己掌握的各種信息數據當回事,或者還沒有開始注重數據積累,那就要小心了,直覺能幫你做出多少正確的判斷?真的很難說。

    4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用戶思維。這與華為倡導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似乎不謀而合。但在互聯網時代,這種圍繞客戶需求做創新的思維要求更高——從需求收集、產品構思到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生產、營銷和服務等,要的是全程參與、全程互動。擁有開放式創新的思維在互聯網時代尤其重要,這個時代不相信一個諸葛亮,更相信三個臭皮匠。感覺跟不上節拍了嗎?那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5未來,如果你不是一家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就沒有生存空間。觀點很明確,未來必須全民高科技,否則就是死路一條。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今天你可以不用電嗎?如果不行,那么明天,你就不可以不用互聯網。

    互聯網對于我們的經濟和生活的顛覆性改變不言自明。但是以我個人比較保守的觀點認為,互聯網的作用無須被過于放大——它是一個工具,一個基礎設施,它該改變什么,讓它改變好了。再給你一個選擇,空氣、面包和互聯網,你選擇什么?答案就像寓言故事里一樣簡單:你愿意守住一座金山,還是一塊農田?對于企業,敞開胸懷擁抱網絡時代,但同時把握好自己的節奏和生存之本。

    以下是該趨勢報告的全文:

    用趨勢贏未來,數字化重構新商業

    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半個多世紀以來,精彩紛呈的ICT技術,匯聚成了波瀾壯闊的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帶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類社會已經步入網絡時代和信息時代,但,這僅僅是一個起點,我們正在迎來信息社會的下一波浪潮。信息社會不可阻擋。

    “Internet+”驅動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領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今天,我們已經處在無處不在的網絡連接中,也處于各種各樣信息的包圍中,但,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基本上還是平行的,或者說耦合得還不夠緊密。信息時代,對任何傳統企業和傳統產業,“Internet+”都會成為創新焦點,或者說傳統企業和傳統產業要借助Internet來實現重構,驅動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n互聯網不僅僅是基礎設施,更是全新的思維模式。

    互聯網的核心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連接,成為電力一樣的基礎設施,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互聯網的價值遠不止于此,更大的變革和深遠影響來自思維方式的改變和變革,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其核心是以全連接和零距離來重構我們的思維模式,人和人之間、企業和客戶之間、商業伙伴之間,都是全連接和零距離的。

    因此,企業的思維模式、商業模式、營銷模式、研發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等,都必須以互聯網的時代特征為出發點進行重構,不是僅僅把互聯網作為工具疊加在傳統模式之上,其中,思維模式的重構是第一位的,因為思維模式是行動的指南。

    n從價值傳遞環節向價值創造環節滲透,互聯網將深度改造傳統產業。

    商業過程紛繁復雜,概括起來包括價值創造和價值傳遞兩大環節。在價值傳遞環節,主要是我們常說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而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則打通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互聯網已經全面滲透并改造了價值傳遞環節,實現了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減少甚至消滅了中間環節,重構了商業鏈條。

    當前,互聯網開始向價值創造環節進行滲透,特別是向產品研發和制造等領域滲透。而且這種滲透是全方位的,包括技術的滲透,如特斯拉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重新定義汽車;也包括研發模式的改變,如用戶參與的研發、眾包模式的研發等等。制造領域也在發生同樣的事情,繼蒸汽機、電力、IT技術之后,互聯網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結合,互聯網正在引領工業4.0的發展,實現大規模制造的高效率和手工作坊個性化的融合,這將是又一次工業革命。互聯網和ICT技術向價值創造領域的滲透,就是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才剛剛開始。

    n信息和數據經營成為核心競爭力,互聯網將形成更高層次的信息壟斷和不對稱。

    互聯網使得信息的傳播和獲取非常便捷,打破了傳統企業壟斷知識和信息的局面,靠壟斷信息獲得高價值的企業和產業,將難以為繼。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硬幣的另一面是又在更高層次上形成了新的壟斷和不對稱,互聯網巨頭通過匯集海量的用戶信息和交易信息,借助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充分發掘用戶的行為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壟斷,對其他的企業和服務商形成新的不對稱,從而形成了新的、更高層次的壟斷。信息社會,信息成為比基礎設施更為重要的基礎設施,信息和數據的經營已經并將繼續成為更加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n權力向用戶轉移,用戶的全流程參與,匯集用戶的智慧構建新的制高點。

    互聯網打破信息不對稱,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用戶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在新的形勢下,要求企業在更高層面上來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不是簡單地聽取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客戶參與到商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從需求收集、產品構思到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生產、營銷和服務等,匯集用戶的智慧,企業才能和用戶共同贏得未來。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就是用戶思維,產品設計、極致用戶體驗和口碑傳播等,都離不開用戶的參與。但用戶參與并不是簡單的建設社區和論壇,而需要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研發模式、技術架構等都適應這種新的模式。

    n借助ICT技術實現顛覆性創新,重新定義市場ICT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信息時代,企業ICT系統已經不僅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撐系統,更是面向客戶的業務系統、生產系統,從管理數字化、IT資產化產品數字化、數據資產化的方向發展。借助ICT系統實現顛覆性創新,從而重新定義市場ICT正在成為企業業務發展的引擎和核心競爭力。這樣的例子很多,大到汽車制造,小到路邊快餐店,都可以借助ICT技術和互聯網重新定義市場。未來的企業,無論從事的什么行業,也無論企業的規模大小,首先是一個高科技企業,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業務升華和改造的企業,在信息時代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如同今天用馬車和高鐵來競爭一樣。

    數字社會將迎來新一波發展浪潮,這個浪潮的標志是互聯網從商業的價值傳遞環節向價值創造環節滲透,數字社會和物理社會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 +”成為傳統行業創新的焦點,也是傳統產業數字化重構的起點。

    數字化重構,用趨勢建立優勢,贏得信息時代的未來

    面對不可阻擋的信息社會,順應行業的大勢,以互聯網思維,借助先進的ICT技術,以“Internet + 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重構,用未來的趨勢建立現在和未來的競爭優勢,成為適應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而且,這種重構是全面的、深刻的變革,并不是簡單地把互聯網作為工具使用。

    n思維重構:以互聯網時代的全連接、零距離等為出發點,建立新的商業思維。

    當互聯網隨處可得時,互聯網化就成為了最根本的商業思維。因此,互聯網必須是一種內生的商業思維,以互聯網的全連接和零距離的基本特征為起點,重構商業模式、營銷模式、服務模式等外在形態,并以此驅動管理模式、研發模式、運作模式等內在形態的重構,從而重構整個企業的觀念、組織和流程。

    思維模式的轉變,對于處在新舊時代轉換過程中的行業和企業管理者是極其痛苦的,但恐怕別無選擇,因為當新時代來臨時,生存狀況與生存質量往往不取決于是否轉變,而是取決于轉變得有多快。

    n業務重構:沒有云服務就沒有未來,云服務是企業在信息時代的基本經營模式;借助云計算商業模式的變革,抓住ICT走向云服務的戰略機遇,再造一個電信業。

    云服務首先是一種商業模式和商業思維,不同企業的業務范圍不同,云服務的表現形式也不同,有的是提供產品銷售,有的提供售后服務,有的提供在線的信息服務,有的提供在線游戲,有的提供電子商務和網絡銀行……;但是,云服務的根本是超越產品經營本身,在更高層面上經營用戶以及用戶的數據,這是云服務的本質。沒有云服務,就失去了經營用戶的基礎,無論是什么企業、生產什么產品,云服務都是未來的基礎,耐克的例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這樣的趨勢,給電信業帶來了巨大戰略機遇,因為企業云服務所需要的ICT基礎設施,也自然就成為了最基礎的云服務。回顧100年前,1900-1930年是企業拆除自己發電機、購買電廠的電力的30年,同時,企業開始建立打孔機和制表機等IT系統的前身。我們判斷,未來的30年,是企業拆除自己數據中心、購買ICT云服務的30年,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借助云計算的商業模式變革,企業ICT走向公有云,給電信業帶來了數以萬億美元的戰略機遇,是再造一個電信業的基礎。

    n運營重構:互聯網化運營,實現All OnlineOn-Demand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內部管控模式轉變成外部用戶服務的模式。

    互聯網的全連接和零距離,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對稱,使權力向用戶轉移,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的運營必須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實現互聯網化的運營。首先是給用戶以自由,讓用戶基于On-Demand的方式獲得服務,自由是用戶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支撐用戶On-Demand的基礎是企業走向Online模式,但是,Online不僅僅只是客戶界面的Online,更重要的是以面向客戶的Online牽引企業內部運作的所有環節走向All Online,以及建立在All Online基礎上的智能化和自動化。

    因此,面向互聯網時代的運營重構,并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在線客服和在線銷售,而是面向用戶On-Demand需求的整個流程再造,其根本的變革是從內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轉變成外部用戶服務的流程模式。

    nICT基礎設施重構:建立以數據中心為中心的ICT基礎架構,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發掘數字石油的價值。

    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其他企業,ICT基礎設施都是支撐業務轉型和數字化重構的基礎。在信息時代,信息和數據的經營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數據分析能力成為關鍵,為企業帶來新的智能和智慧。基于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戶、精確的產品研發、精準的市場營銷、精確的企業管理、科學的管理決策、節能環保等等。企業數據成為新時期的石油,即數字石油,而數據挖掘和數據治理能力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所有商業活動都將數字化,而信息的存儲、處理和交換,業務的處理和商業的交易等都是發生在數據中心內,因此,數據中心成為ICT基礎設施的核心,成為數字時代的電話交換機。構建以數據中心為中心的網絡架構和ICT基礎架構,是信息時代的基本要求。

    n技術重構:軟件定義和Scale Out計算模式,重新定義IT網絡的架構,引領下一波技術變革的潮流。

    風光無限的商業創新的背后是技術創新的默默奉獻,商業和技術的雙輪驅動成就了互聯網。圖靈獎獲得者Jim Gray提出新摩爾定理:網絡環境下每18個月產生的數據量等于有史以來數據量之和。面對海量的信息和流量,并且流量的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越來越強,更為敏捷和可擴展性是ICT基礎的基本需求。傳統以硬件為主導的產品架構、基于預先規劃的建設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未來業務發展的要求,需要新的技術理念來支撐新的業務模式。

    軟件定義和Scale Out計算模式成為主要的趨勢,在硬件可編程的基礎上,通過軟件實現更加靈活的產品架構。軟件定義不僅僅表現在IT領域,如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等等,也進一步擴展到網絡領域,如軟件定義網絡網絡功能虛擬化等等。Scale Out計算模式更是滲透到每一個領域,克服Scale up模式的材料和工藝的制約,成為構建超大容量和超低成本系統的基礎。從最底層的眾核的芯片設計到分布式存儲、并行計算、全分布式的網絡架構,都是在Scale Out設計理念指導下的實踐。軟件定義和Scale Out計算模式將重新定義IT網絡的架構,引領新的技術變革的潮流。

    信息社會不可阻擋。順應行業大勢,以互聯網思維、借助先進ICT技術和解決方案,實現數字化重構,用趨勢建立優勢,是每一個企業和行業贏得未來的必然選擇。未來不僅屬于建立在虛擬原則上的網絡公司,更屬于深深植根于現實世界的產業。華為聚焦以ICT基礎設施為核心的管道戰略,制定融匯最新理念和技術的SoftCOM網絡架構發展戰略,開放合作,與業界共同努力,支撐傳統產業完成數字化重構,推動信息社會上升到新高度!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 |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www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呀|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完整版免费播放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av福利一区二区三巨|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色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