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出臺《北京市主要行業公廁管理服務工作標準》,要求“公廁內只能有兩只蒼蠅”,該標準出臺后,在新浪、騰訊等微博上迅速匯集了網民們對此問題的推斷、挖苦和無休止的玩笑。
一位網民寫道:“應該嚴格控制蒼蠅的性別,這兩只蒼蠅不能為一公一母,計劃生育委員會應該搬入公廁辦公。”
也有網民認為這些嘲諷的言論是不當的。他們表示,現在實施更加嚴格的規定改善北京公廁狀況恰逢其時,一位微博用戶寫道:“看看香港的公廁,你就會知道什么是國際大都市的樣子了。這對改善公廁環境是一小步,但對提高文明程度卻是邁出了一大步,讓我們從兩只蒼蠅開始做起吧。”
一則本來普通的事情,因為微博上的眾說紛紜,迅速演變成一場凝聚公眾眼球的典型事件,你不得不感慨微博的力量。
這個時代,沒有比微博更能自由地表達人們內心真實的聲音了。微博的興起,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力資源工作的不同層面,它不僅提供了一個自由、平等交流的平臺,讓員工確立了自我意識,有了一個抒發心情與感受,闡明觀點與不滿的新出口,同時微博也成為了制約和監督企業管理的工具。
去年年初,知名國際比薩餅外送餐廳連鎖店達美樂的兩名員工出于好玩的目的,在公司廚房中錄制了一段他們如何濫用外賣食物和如何不遵守衛生規定的視頻,然后上傳至YouToBe,通過SNS網絡的傳播,這段視頻被點擊超過100萬次。一周之內,達美樂的股價下跌了近10個百分點,同時這也使這家擁有50年歷史的美國老店陷入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
這些所發生的情況,對于管理者們是一個很好的警示,是時候思考微博時代企業如何進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創新了。
創新之一:強化對員工的關懷
自從1911年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的著作《科學管理原理》出版以來,在之后的將近一個世紀里,企業家、經理人都在義無反顧的追求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杜絕浪費,試圖將產出提升至最大。而在這個過程中,員工往往被當作了“成本”,被科學、高效的方法管理著,往往忽視了員工的內心感受和人性化的管理。戰后的日本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精益生產,但同時也是過勞死頻發的國家;2011年普華永道的員工因過勞猝死;深圳富士康的連環跳事件都迫使管理者們重新審視和思考,如何兼顧企業競爭力和員工的內在心靈需求,而更加有挑戰的是:在無法兼顧的情況下如何也能照顧到員工的內心感受?
微博的出現,給了我們這樣的一條途徑。如面對員工的生日、結婚、家中添丁等都是企業可以關注的內容,以微博的形式表示祝福可以表現企業更人性和溫馨的一面,如“祝賀公司第X位寶寶誕生!”“祝賀公司XX先生與XX女士喜結連理”等消息總能溫暖人心。
另外,企業高管成為員工的“粉絲”,及時了解和關注員工所思所想并對相關微博作出適當回應等舉措,也將體現企業對員工的認可,從而讓員工感受到關懷的力量。
創新之二:更加關注用工安全
微博讓一切更加透明,員工所發布的不恰當信息,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有可能泄露公司的保密信息,一不小心,企業將陷入法律泥沼。
員工的公開抱怨和離職員工的公開發難,即便并不那么公正,一旦出現難堪的問題,真實與否都不重要,微博本身不會判斷它,只會傳播、傳播、再傳播!由此所產生的后果難以預料。
沒有規矩,任何事物都有可能發展出有害的一面。所以,在微博時代,非常有必要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相關IT安全規定和社交網絡使用守則等。如有必要,應建立公司級別的社交網絡反應團隊,并設立工作條例以便執行。一旦出現對公司不利的情況,能作出迅速、準確的反應,維護企業的內外形象。
微博時代的到來,極具變革性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無限的微力將匯聚成大勢,只要我們清晰微博將幫助我們實現更加“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我們就將更好地不斷進行了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從而成功駕馭又一次的新技術浪潮。
文/仝博咨詢總經理 涂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