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3年,“互聯網思維”是被過度消費的一個詞,仿佛互聯網思維成為拯救各行各業(yè)的萬能鑰匙,互聯網思維一度被捧上了神壇。今年年初,互聯網思維又成了眾多自媒體人討伐的對象,黃太吉、馬佳佳這些去年紅得發(fā)紫的青年偶像,一夜之間又成為“反面典型”,質疑的聲音無疑是源于赫暢的黃太吉和馬佳佳的泡否都不賺錢,沒有產品思想和商業(yè)模式背書的互聯網思維一文不值。
在黑馬哥看來,我們現在還遠遠沒到批判互聯網思維的時候,因為目前全球
經濟依舊被傳統制造業(yè)所統治,目前像小米手機、樂視電視、Roseonly等這些新型商業(yè)模式,不過是廣袤草原上的星星之火,還處于野蠻生長的初始階段。那么,在未來星星之火是否可以成燎原之勢?基于互聯網的思維商業(yè)模式都有哪些步驟和特點呢?聽黑馬哥給你娓娓道來。
黑馬哥通過研究小米手機、樂視電視、Roseonly、極路由等互聯網產品案例,總結出關于互聯網思維的CBMCE模式,供大家參考和交流。
一、Community:建立社區(qū),形成粉絲團
建立社區(qū)的第一步就是根據產品特點,鎖定一個小圈子,吸引鐵桿粉絲,逐步積累粉絲。比如小米手機把用戶定位于發(fā)燒友極客的圈子,樂視電視把鐵桿粉絲定位于追求生活品質的達人,Roseonly則把產品定位于肯位愛情買單的高級白領人群。
在吸引粉絲的過程中,創(chuàng)使人會從自己的親友、同事等熟人圈子先開始,逐步擴展,最后把雪球滾大。建立社區(qū)跟滾雪球一個道理,初始圈子的質量和創(chuàng)始人的影響力,決定著粉經團未來質量和數量。雷軍能把小米手機做得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雷軍在互聯網圈內多年積累的人脈和影響力,以及小米手機針對粉絲粉絲團的定位。
在鎖定了粉絲團的人群以后,下一步就是尋找目標人群喜歡聚集的平臺。手機發(fā)燒友喜歡在論壇上討論問題,所以魅族、小米手機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論壇,吸引發(fā)燒友級極客。當然論壇還有一個缺陷就是太封閉,人群擴展起來太難,所以小米手機在發(fā)展之初又把微博作為擴展粉絲團的重要陣地。
在粉絲團擴展階段,意見領袖起著信任代理人的作用,所以小米手機、Roseonly都利用意見領袖去為自己的品牌代言,在新浪微博上獲得更多的關注。兩者有所不同的是,小米手機選擇的意見領袖是雷軍為首的互聯網企業(yè)家,而Roseonly選擇的則是在社交
網絡上影響力巨大的娛樂明星作為品牌的信任代理商。。
二、Beta:針對鐵桿粉絲,進行小規(guī)模內測
在積累了一定規(guī)模的粉絲以后,第二個階段就是根據鐵桿粉絲的需求設計相關產品,并進行小規(guī)模產品內測。這一步對于小米手機而言,就是預售工程機,讓鐵桿粉絲參與內測。第一批用戶在使用工程機的過程中,會把意見反饋給小米的客服。小米客服再把意見反饋給設計部門,用戶的意見直接可以影響產品的設計和性能,讓產品快速完善。據小米公司的總裁黎萬強透露,小米手機三分之一的改進見意來自于用戶的。
除了意見反饋以外,第一批工程機用戶還擔負著口碑傳播的作用。因為工程機投放
市場數量有限,有一定的稀缺性,搶到的用戶免不了要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上曬一下,每一次分享都相當于為產品做了一次廣告。這樣的話,第一批鐵桿用戶就好比小米手機灑下的一粒粒火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Mass Prodction:進行大規(guī)模量產和預售
我們依舊以小米手機為例,說一下粉絲團營銷最重要一個階段,大規(guī)模量產和預售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有三件重要的事要做:產品發(fā)布會、新產品社會化營銷與線下渠道發(fā)售。先說產品發(fā)布會,現在產品發(fā)布會已經成為小米手機營銷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在盛大的發(fā)布會這天,作為小米董事長的雷軍要親自上陣講解產品,而且還會邀請高通等配件廠商助陣,成百上千名米粉參與,眾多媒體記者和意見領袖圍觀。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產品發(fā)布會的信息傳遞出去,成為社交
網絡話題討論的焦點。
在產品發(fā)布會以后,小米手機緊接著就會舉行新產品的社會化營銷。在進行社會化營銷的時候,小米手機一般都會選擇最炙手可熱的平臺進行傳播和推廣。在新浪微博最為火爆的時候,小米利用新浪微博進行大規(guī)模的抽獎活動。在微信最為炙手可熱的時候,小米選擇微信作為發(fā)布平臺。在推出紅米手機的時候,小米手機還選擇QQ空間作為合作平臺進行產品發(fā)布,正是因為QQ空間在三四線城市有著廣大的用戶人群,跟紅米的用戶重合度很高。
在社會化營銷的過程中,為了讓用戶切身地感到稀缺性,小米公司即使在產品大量供給的情況下,還是依舊采用“閃購”、“F碼”等方式制造一種稀缺的錯覺,激發(fā)網友對產品進行下一步傳播和逐級分享,這無疑是一種很高明的營銷方式。對于,線下渠道沒什么可講的,小米手機跟其他傳統手機廠商沒啥兩樣,只要正常鋪貨就行了。
四、Connection:聯結
按照互聯網思維的邏輯,小米手機在售出了大規(guī)模的產品以后,營銷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這時候需要用一個體系,把售出的這些產品聯結起來,讓這些產品以及背后的人變成一個社群或者體系。這也就是小米模式跟傳統制造業(yè)不同的地方。
對于格力等傳統家電而言,一臺設備賣出以后,營銷就結束了,企業(yè)只在每一臺賣出的設備上獲得利潤,所以對于格力而言最重要的是控制成本和以量取勝。而對于小米而言,硬件可以不掙錢,甚至可以硬件免費,但通過把硬件聯結起來,完全可以通過后續(xù)的服務和衍
生產品賺錢。相比傳統的制造業(yè),小米模式建立的是一個生態(tài)體系,商業(yè)模式是基于生態(tài)體系基礎設施服務上,而不是單純的賣設備上。這就好比小米公司是一個電力公司,它主要的收入來源并不是賣電表,而是收電費。
小米手機是如何通過把這些設備聯結起來的呢?當然是通過軟件,對于小米手機而言,就是它的MIUI系統。通過MIUI系統,小米手機不僅把成千上萬的米粉聯結到一起,還基于MIUI建立了自己的商業(yè)模式。小米公司,除了小米手機這個基礎硬件以外,在小米商店里還有很多配套硬件和軟件供你選擇,這些都成為小米公司新的收入來源。
更重要的是,小米公司通過把成千上萬的米粉通過MIUI聯結在一起,你可以知道其他米粉在說什么,在做什么,在用什么,整個米粉群體就變成一個互相鏈接、很大規(guī)模的社群。而這個社群的吃喝拉撒和衣食住行,都可以變成小米公司的新的收入來源和商業(yè)模式,投資機構對小米公司之所以估值這么高,也正是看到這個社群背后的商業(yè)價值。更重要的是,這個社群的規(guī)模還在不斷擴大。
五、Extension:擴展
基于MIUI的軟件思維,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的擴展性,因為對于軟件的擴展而言,成本接近于零,不過是服務器上的一些字節(jié)而言。而正是由于它的可擴展性,才能夠讓米粉這個生態(tài)圈快速生長起來。生態(tài)圈的擴展,對于個體用戶而言,可表現為軟件系統的升級和更新,服務內容的擴展和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比如小米手機開發(fā)一款老年手機主題,就可以替代一部老年手機;壁紙、背景、主題等原來千篇一律的東西,現在都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去軟件商店,選擇適合你的更多具有個性化的軟件和產品。
當然,基于軟件擴展思維和米粉社群,小米手機在產業(yè)外圍同樣也可以進行擴展,擴展性表現為小米軟件商店、小米支付、小米路由器等整個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比如,小米除了做手機以外,還做了小米電視、小路由器、小米路由等產品,甚至會擴展的游戲和娛樂業(yè)。比如,Roseonly除了賣玫瑰以外,還把產品擴展為表情等虛擬產品。對于小米這類互聯網公司而言,基于互聯網思維的每一個擴展,就好比是開啟一個新型商業(yè)模式的接口,都可能變成商業(yè)收入新的來源和商業(yè)模式。
寫到這里,聰明的讀者你會發(fā)現,黑馬哥啰嗦了這么多,不就是講的C2B的商業(yè)模式嗎?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小米公司的商業(yè)模式并不是C2B,黎萬強不是說過嗎,他們三分之一的需求的來自于用戶,用戶的需求千奇百怪,不可能都一一滿足的,更不可能所有的產品都按照消費者的需求來訂制,現在小米公司更像是C2B和B2C的混合模式。但是,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的確提高了人有人之間的傳播效率,把人和需求聚合起來越來越容易。B2C和C2B好比正負兩極,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企業(yè)的商業(yè)模式會逐步向用戶端靠攏,制作出更多個性化的產品,催生更多的商業(y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