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輝:物聯網,比互聯網,相對簡單很多,到最后無非“水電“屬性,當然是個復雜的”水電屬性“版,但最后的本質,跟當初的無線電、數碼通訊這些沒啥區別。
史賢龍:我問個現實的:騰訊將微信升級為大事業群,意欲何為?
仲昭川老師:他現在又在布新局。不然大莊家饒不了他。
史賢龍:布什么局呢?
仲昭川:一張一弛唄。打掃戰場,需要一個掩護性的局。
史賢龍:能顛覆微信的是什么呢?
丁思輝:感覺上不用擔心股票上的一時得失,騰訊的硬資源和大方向沒問題。
查理:微信有點象谷歌提供了核心的社會服務。
楊江濤:一個作家,往往是他作品的徒弟,而不是自己作品的師父(喜歡這句話)。
丁思輝:用戶的占用和社會服務的基礎資源占有,目前還是一個很難超越的東西。無法超越,和成就一個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楊江濤:很多閃光的東西,是即興的,而不是規劃好的!如同爵士樂。
丁思輝:其實,談到現在,大家有點眼花繚亂,但我覺得有一句廣告語,可以讓我們反思沉淀一下。潮流來來去去,生活本質依然。
楊江濤:還是有改變的,每天前進一步,永遠真正服務。
丁思輝:也許,再多的科技和人文現象的改變,也無法改變人的本質,那么那些本質所指向的資源供給占有,仍然是最靠譜最長久的競爭優勢?
楊江濤:我覺得,別跟老仲戧茬論點,他的東西不是用來爭執的,而是用以啟發我們的。我看了一半,覺得有些說法老仲昭川老師總是適可而止,讓我很著急,我想罵,但發現答案自己一思索是知道的。
仲昭川:老楊確實是高人!看明白了。我現在是真激動。沒錯,我就故意的,剛到高潮就拔出。每個章節,卻不拖泥帶水,一道高潮就收尾,直接奔下一炮。
査理:智慧需要在一定組織架構支撐之下才有價值。大家注意沒有孫子提到的第一個關鍵要素是“道”?
史賢龍:微博正在被微信分流,尤其是高端人群。未來兩年內,微博將被邊緣化、屌絲化。實際上,去年新浪一份微博用戶調研報告里,已經有這個苗頭。現在可以說,這是正在運動中的趨勢。老仲對這個觀點如何看?
仲昭川:倆小孩掐架,都不一定。誰被掐死了,家里大人都不干,不用怕,出不了事兒。微信暫時占上風是肯定的。
史賢龍:關于互聯網思維及互聯網世界,我有個看法:很多人沒有理出真正的頭緒,他們只看到圍繞變化的爭論,卻沒有看到變化本身。
關于私聊會:兩本書,兩個人,一個會,一場互聯網本質與商機的思想碰撞!
【緣起】仲昭川老師《互聯網黑洞》與史賢龍老師《產品煉金術》并不是一個層面的著作:前者在天上對蕓蕓眾生發出曠世之音,后者是在地上向企業人諄諄教誨如何避免智造暢銷產品。
相同的是,這兩部著作都是“20年磨一劍”。更相同的,兩部書都會因為書名的古怪而讓普通讀者止步,卻又因為內容讓讀過讀懂的人大呼過癮。
2014年,滿大街都在說互聯網思維,可是《互聯網黑洞》的思想卻如狂野臘梅一般落寞;所有人都在高談闊論“產品為王”,卻沒有幾個讀過2012年出版的《產品煉金術》,依然在耗費巨資制造無數的垃圾產品。
于是,BiiA創新聯盟誕生了,為了讓專業獲得尊嚴;私聊會誕生了,為了讓智慧成為企業成長的基因;私聊會的第一個公開專題論壇誕生了,就是史無前例的“互聯網黑洞與煉金”:天上下雨,地下播種。
有幸全程聆聽的人,有福了;聽懂并去行動的人,你或許就是下一個20年的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