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輝:其實,我個人覺得互聯網和科技進步沒有把人變懶,這可能是個誤區,事實上互聯網使得大家更忙更累。
仲昭川:現在有很多人,經常對大數據興奮、對云興奮、對微信支付興奮,甚至對包子興奮。
都是些不該興奮的事兒。互聯網的文明,能讓人變得聰明。不過有個怪現象:互聯網也能讓人變得更傻。巴黎的罪犯比北京猖狂,紐約的罪犯比北京密集。但他們都不傻。罪犯不傻,普通人更不傻。除了癡呆和精神病人,沒有人會覺得奧巴馬吃的漢堡跟他們吃的漢堡有什么不同。一個國家傻子多,并不耽誤發展,但沒辦法進步。發展和進步是兩個概念。
史賢龍:中國需要的是進化。進步已經不夠了。
仲昭川老師:因此,面對物聯網,絕不僅僅是話說回來這么簡單。還是要回歸原點,先搞懂我們自己。互聯網的人文本質是關系,而物聯網將把剛剛重組的各種關系再次重組。這就可能讓我們看到一幅玄幻的圖景:當李彥宏們修理了那些當上帝的企業、當雷軍們顛覆了所有信息不對稱的行業,更大的企業上帝們正向我們走來,更多的信息不對稱將讓某些行業暴富。物聯網是個迷局。不說太多。
最后,請允許我用一句話,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大互聯網,改變的是我們的生活,不是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思維要靠自己來改變。謝謝各位。
拍磚時段:
丁思輝:關于物聯網的納入大互聯網的概念,然后和你前面論述的人文本質,我覺得有一些問題,一個是物理的納入,一個化學的總結。
仲昭川老師:關于物聯網的納入大互聯網的概念,然后和你前面論述的人文本質,我覺得有一些問題,一個是物理的納入,一個化學的總結。你說的復雜了,都是物理性的。
丁思輝:如果單純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那么對人文本質的總結,我認為很好,但是物聯網的人文本質,似乎有些牽強,至少不是核心。
仲昭川老師:跟水電煤氣都差不多。目前可以理解為外圍。你現在只能這么理解:物聯網是個迷局。搞不好,是一次更大的披著科技外衣的房地產。
(《互聯網黑洞》講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