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競爭的實質是企業文化的碰撞與競爭; 富有競爭力的現代企業的重要特征是:擁有特色鮮明的、系統的企業文化。樹立精神的旗幟、標桿,鼓舞人,激勵人;轉變觀念,統一意念,凝聚人心,形成難以模仿、難以趕超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和接受的、可以傳承的價值觀、道德規范、行為規范和企業形象標準的總稱,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其中物質文化是外顯的文化,包括企業的產品、質量、服務以及企業的品牌、商標等;精神文化主要指隱性文化,包括價值觀、信念、作風、習俗、行為等。
企業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新的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是推進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力”。企業文化是企業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在運轉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包括企業經營思想、價值標準、企業作風、傳統習慣、道德倫理、精神風貌、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的有機整體。
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中,文化含量日益加大,商品競爭的背后是文化含量的競爭。隨著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謀求生存和發展。這種競爭能力,固定要靠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時還必須靠自身的高文化素質,靠文化的軟投入,并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合力。
企業一年的發展靠領導,三年的發展靠制度,十年的發展靠文化。可見企業的發展有賴于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續。
從根本上來說,日本的企業文化源于日本的傳統文化。由于日本的傳統文化又與歐美各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大差別,其特點是:農耕社會;儒教文化;集團主義;單一民族;注重人際關系及情義;敬人及愛人的友善心理,等等。以此為基礎而產生的日本的企業文化,也具有與歐美企業文化不同的一些鮮明特征。例如,在以儒教文化為價值觀之本的日本企業文化中,就十分崇尚“精神”,因此,在日本企業的公司歌曲或者由企業創始人制訂的企業哲學中,是根本不提“利潤”二字的。對于每一個企業來說,企業文化的課題是要把企業成員的變化、消費者的要求、內外環境的挑戰同企業的目標具體協調起來,以增強自身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因此,每一個日本企業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都具有各具特色的企業目標、價值觀體系、行為準則、經營管理原則,等等。
就赫赫有名的索尼公司而言,在闡述其信念的公司綱領《索尼之魂》中,第一句話便是“索尼是開拓者”,表示出絕不步別人后塵的意志。緊接著又寫道:“永遠向著那未知的世界探索”,申明其遠大目標。在這一遠大目標之下,“開拓者索尼把最大限度地發掘人才、信任人才、鼓勵人才不斷前進視為自己的唯一生命”,以人為中心開展一切工作。在日本,像這樣利用獨特的企業文化,通過堅持長期不懈的努力,不斷提高和鞏固企業形象,以鮮明的“個性化”企業形象而立足于社會的成功例子是不勝枚舉的。
還有松下電器產業公司,其企業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但其中最具特色、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過于“自來水哲學”。早在松下電器產業公司初建之初,其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就以自來水的供給為例子,生動地闡述了他的創辦企業宗旨及經營信念。他認為,松下公司所生產的產品,首先要價格便宜,廣大消費者能買得起,其次要貨源充足,保證市場的大量需求,就好比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來水一樣,既價格便宜又源源不斷。按照松下的企業哲學,那就是社會培育了企業,企業應該滿足社會的需要,而與此同時,企業也將得到社會的酬勞。
從戰后至今,一批批優秀的企業,以其巨大的規模、雄厚的實力及出色的經營,推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造就了日本經濟的繁榮,呈現出日本企業文化的特征。
(本人在日本SONY東南亞總部供職5年,期間對于國際頂點的跨國公司和其文化有著切身的認識和思考,渴望有日企工作經驗的同事一起交流分享,對于需要企業凝聚力和員工培訓的企事業單位請和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