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課程背景
什么是團隊凝聚力
團隊凝聚力,指的是團隊成員之間——為了實現團隊目標而團結一致,相互協作的程度。
這里包含了兩點,其一是,團隊成員對團隊目標的認同程度;其二是,團隊成員間相互協作的能力。
團隊凝聚力是如何產生的
團隊成員對團隊目標認同度高——大家都相信伴隨著團隊目標的實現,個人也會獲得利益與成就,同時在此團隊中更加能夠得到自我價值的體現。
團隊成員間相互協作的能力強——每個團隊成員,都愿意幫助他人,也愿意接受他人的幫助,以目標為導向,充分發揮團隊中每個人的特長優勢。
團隊成員對團隊目標的認同程度屬于“信念”層面的的問題;團隊成員間相互協作的能力屬于“心態”與“行為”層面的問題。
信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行為加固信念。
在本次課程中,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
課程理論基礎:
人本教練技術(coaching)認為,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的訓練,都應該從三個層面入手——“信念”、“心態”、“行為”。
所謂信念,指的是我對事件的固有認識,比如:“這個團隊目標對我個人是有價值還是沒有價值的”;所謂心態,指的是我對事務的情緒,比如:“我喜不喜歡和這個人合作,我高不高興參與這項工作”;所謂行為,指的是我的具體做法,比如:“這一次我的做法和上次一樣,還是換了一種新的做法”。
由此,不難看出,一個團隊凝聚力有無提升,最直觀表現在行為上,而行為是否有所改變取決于“信念”與“心態”是否有所改變。
信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行為加固信念。
例:轉變前的信念、心態、行為——A、我只是一個打工的,也沒拿多余的錢,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就好。(信念);B、這些工作明明不屬于我分內的事情,憑什么要我來完成!(心態);C、生氣,不情愿的工作,向其他同事抱怨,考慮離開。(行為)
轉變后的信念、心態、行為——A、我是這個團隊的重要成員,我們這個團隊要完成一個了不起的目標。(信念);B、如果我能夠發揮自我長處,積極主動處理問題,目標就可以盡快實現。(心態);C、我如果不懂,我可以問;我如果不會我可以學,想辦法與同事更好的溝通協作。(行為)
課程操作方法:
如何在本次訓練中,支持團隊學員改變舊的信念、心態、行為,從而有效提升團隊凝聚力呢?
首先在訓練目的上:以有效提升團隊凝聚力為唯一目的,但實現該目的又必要做到三點,一是讓團隊目標感召個人,二是提升成員共贏意識,三是團隊與個人都發現更多可能性。
其次在訓練方法上:完全杜絕“說教”,以互動體驗與分享總結的方式,讓團隊中的互動體驗引導學員間的互動分享。
最終在訓練內容上:看似所有的訓練都針對“團隊”,實際上最終目的是要引發“個人”的思考——1、我與團隊的關系;2、我與同事(同學)的關系。
因此,在訓練內容中,對于個人和團隊我們更多地是拋出問題,而不會給出答案。
此外,訓練分為三個部分,行為、心態、信念,行為所對應的主題,是共贏——若想成就自我,必先學習成就他人;心態對應的主題,是感召——團隊凝聚力不是說教來的,更不是綁架來的,是從人與人之間相互感動召喚來的;信念對應的主題,是可能性——在信念的層面,我們不應該被局限,不應該認為一切原本就是怎么樣的,有效果永遠比有道理重要,因此突破瓶頸,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都要常問問自己“還有什么可能性”。
二、 課程收益
1、在團隊層面,將會加深團隊成員間的感情鏈接,從“同事關系”提升為“家人關系”;
2、在個人層面,將會引發對團隊目標的高度認同,認識到我做的不僅是工作更是事業;
3、從長期來看,團隊凝聚力的整體提升,促進了企業內部的穩定,是長遠發展的保證;
4、就目前來看,團隊凝聚力的整體提升,為下一步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做好了鋪墊。
三、 課程受眾
市場營銷團隊、生產制造團隊、產品研發團隊、企業核心團隊
四、 課程時長
體驗版(二天)普通員工團隊,企業全員團隊
體驗版注重的是完整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會讓團隊學員深刻的感受到,團隊凝聚力的顯著提升;同時在課程前后開始思考個人與團隊的關系,我怎樣融入團隊,發揮自我價值,實現共贏。
我如何在團隊目標中找到自我目標,我的下一步是……
教練版(三天)儲備干部團隊,企業管理團隊
教練版要求的是,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光感受到團隊凝聚力的顯著提升,更要明白,在課程中,我們做了什么讓我們得到“凝聚力”提升這樣的結果。為什么訓練要從“行為、心態、信念”這三個方向入手,為什么凝聚力的提升的要點是“共贏、感召、可能性。”
未來,在我所帶領的團隊中,我怎樣提升團隊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