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合法化、合理化、市場化!
1.“依法治國”環境下政府對于處方藥臨床商業賄賂、醫藥商業過票行為、藥品生產質量的管理力度將會繼續加大。
2.醫療體制改革將繼續沿著“政府干預”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后者發揮的作用將會更大,放開民營醫療市場和商業保險逼迫公立醫院“就范”是英明的!
3.基本藥物制度作為基本國策將會繼續推進,各省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基層醫療機構的非基藥使用比例,一般會在30%左右。低價藥作為基本藥物制度的有力補充,解決部分產品因價格問題無法入圍基層用藥及價格過低造成的質量問題,也為基層用藥打開了價格空間。
4.鑒于目前的部分地區醫保支出壓力較大,明年醫保費用控制力度將會更大,控費和大病保險是大趨勢,客觀上存在降價的需求,臨床合理化用藥迫在眉睫!
5.藥品市場價格可能全部放開,通過醫??刭M和招標采購等形式由市場決定價格,獨家產品仍具備一定的優勢,單獨定價產品存在變數,整體臨床產品價格可能進一步降低,常規低價用藥價格可能會有所上調。
6.處方藥網售已無懸念,醫藥電商整體利好,電子處方的市場化成為關鍵點,長期而言對慢性疾病口服用藥影響較大,但限于電商只是銷售渠道,藥品作為特殊商品依然需要專業溝通以及人們的購買習慣等因素,醫藥電商短期內不會對整個醫藥市場有大的影響,但藥企確實需要從長遠的角度做好布局和應對措施!
企業—— 轉型、轉型、趕緊轉型!
1.受臨床規范化和單獨定價風險的影響,加之醫保限制帶來的仿制藥沖擊,外企明年將是極其難受的一年,部分外企可能面臨業績下滑的風險,盡管如此,他們將依然帶頭開展從臨床推廣向醫學事務管理和患者教育的轉型(業績下滑總比進去或者挨罰強)!
2.大型醫藥集團的核心任務是梳理旗下產品,整合資源,劃分業務,構建模式,完成對集團內企業從財務管控到業務管控的的過渡,逐步實現“產銷分離”。
3.國內的大型處方藥企業,尤其是那些產品沒啥特點靠政府事務競爭的,迫切需要調整戰略、調整產品、調整模式,研發創新是必須的,大健康也是不錯的選擇,反正船越大掉頭越困難。多數處方藥企業需要考慮臨床規范化推廣的問題、處方藥銷售模式重新設計,這次可是真的!
4.OTC企業雖然風險不大,但困難也不少,需要面對的是“一招鮮”的廣告模式失靈和零售市場的下滑的現狀,新時期如何打造品牌、一線產品如何止跌、二線產品如何放大?
5.基于基層市場的增長和藥品價格的放開,多數的普藥企業其實是利好的,但普藥企業需要改變的既往的習慣和理念,如今不再是拼“價格、返利、促銷”的時代了,需要考慮的是“利潤、終端、模式”!
6.多數醫藥商業尤其是調撥商有以下幾種選擇:1)向純終端銷售轉型;2)向配送商轉型;3)向專業代理商轉型;4)被兼并;5)關門!
終端——“農村包圍城市”總是對的!
1.高端等級醫院越來越不好玩,各種政策和模式沒完沒了,臨床推廣行為將明顯受到限制,總額繼續增長,增幅將明顯收窄,。
2.一線城市零售藥店趨于飽和且呈現下降趨勢,做大連鎖和做大醫院的難度已經差不多了。
3.無論處方藥、OTC還是普藥,得縣級市場者得天下,縣級醫院已超過零售藥店成為“第二終端”,縣級零售藥店銷售額總量也已經接近城市藥店。
4.城鄉藥店的連鎖化和新版GSP使得藥店單店不得不向中小連鎖轉型或靠攏,做單店直供模式的要注意了!
5.城市社區醫療機構和農村社區醫療機構依然將平穩增長,主要是底子薄,其中前者會更快些,基層醫療市場的增速主要取決于當地的基藥支付能力。
6.醫藥電商市場持續高速增長,2015年有望突破百億!
市場——與時俱進才有未來!
1.部分OTC大產品和處方藥仿制產品進入普藥時代,需要重新構建渠道和設計模式!
2.處方藥面臨的是“沒有費用,怎么做臨床”的問題,偽學術已經不好使了,“純學術”時代的到來,部分醫藥代表面臨“失業”或“轉型”的風險!部分仿制藥企業面臨區域丟標的風險,丟標的市場可以考慮向零售和渠道轉型。
3.在一線零售市場下滑的大背景下,自建OTC隊伍“跑終端”已經意義不大,新時期如何通過協議及總部溝通的方式管理二三線連鎖成為必然,也可以通過招商或渠道合作的模式覆蓋下游市場。
4.普藥產品將迎來“漲價潮”,需要考慮的是漲價后應采取哪些措施,如何保證不丟失市場份額的問題。
5.以針劑代理為主的處方藥代理或將向口服??朴盟幒歪t療器械轉向,工業高開后的傭金制代理模式將成為代理制主流。
6.互聯網對醫藥行業的改變,包括微信在醫院及企業的應用、醫藥電商對傳統渠道的影響、新媒體推廣、大數據的慢病管理應用等方式成為行業新的熱點,這些東西未必馬上改變行業,卻是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