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與管理
通常,人們習慣把“領導”和“管理”當作同義語來用,而實際上,“領導”和“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關于“領導”與“管理”的歷史淵源關系,可以這樣來看:
“領導”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導向行為,從原始社會時代,部落首領就開始領導部落族群“打怪、升級、撿裝備”、爭奪領地等。“領導學”實際上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其學術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老子時代。可以說,自從有了組織,“領導”就產生了。
“管理”人類最古老的活動之一,從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國的萬里長城,這些偉大的建筑工程都充分證明了古人卓越的管理才能和管理實踐的悠久歷史。而“管理學”作為一種典型的組織控制行為和專門的學術研究領域,則顯得相當“年輕”,它主要是工業化社會,特別是20世紀工業組織規模化運作的思想產物。
德魯克:如果說領導與管理有區別的話,那也如同左手與右手或鼻子和嘴巴的區別一樣,在理論上將它們割裂開來加以區別是沒有意義的。為什么德魯克又說它們沒有區別?從“領導”與“管理”二詞總是混為一談來看,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別,的確,它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組織的目標。
但是,由于“管理”的發展越來越失去其核心的源頭職能“領導”的作用,因而,“領導”重新被重視起來,隨著管理科學的發展,“領導”越來越被作為一個獨立的活動被研究和應用,從而,“管理”的領導職能也相對被弱化,這樣,“領導”與“管理”也自然產生了明顯的區別,可以說,這種區別,是人為的理論研究所產生的結果。
美國當代杰出的組織理論、領導理論大師沃倫 ?本尼斯說,“領導行為和愛情差不多,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卻難以說的清楚”。那么,該怎么描述領導行為呢?
可見,“領導”的本義就是帶領大家朝著既定方向前進的行為,而領導的目的在于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努力。而這正是《中國企業管理百科全書》對領導的定義:“領導是率領和引導任何組織在一定條件下實現一定目標的行為過程。”
領導者領導靠的是影響力,管理者管理靠的是管理權;領導者應能超越現實與制度,管理者是無情與遵照; 領導者在隊伍前面示范,管理者在隊伍中間控制; 領導者給出方向,做正確的事;管理者尋找方法,正確地做事。
德國動物學家霍斯特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然而,如果將一只較為強健的鰷魚腦后控制行為的部分割除后,此魚便失去自制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是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這就是我們在企業管理中經常提到的“鰷魚效應”,也稱之為“頭魚理論”,它生動地反映了團隊中領導人的重要性。
【鰷魚效應】說明:
下屬的悲劇往往是領導一手造成的,失敗的領導者用自己的失敗掩蓋了他所領導團隊的全部業績和努力。正所謂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臭皮匠領導三個諸葛亮,等于四個臭皮匠”。楊陽文章出處:
楊陽[中華講師網高級講師]https://yangyang.jiangsh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