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企業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穩定員工隊伍?筆者認為,穩定員工隊伍這個問題要從關愛員工,盡量滿足員工的利益入手。
員工到企業來工作,根本上就是為了求名、求利、求發展。企業只有幫助員工求實名、求長利、求可持續發展。幫助客戶求名、求利、求發展。最后公司也可以得名、得利、得發展。這就是一個和諧發展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員工利益呢?讓員工吃好飯、睡好覺、走好路就是利益。員工的自信心和優越感都是利益,讓員工干活輕松一些也是給員工利益。員工去倒垃圾,假如要跑路200米,那么我們通過改善讓他倒垃圾只跑50米,少跑150米這個也是給員工利益;幫助員工建立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和個人素質提升計劃是給員工利益,讓員工成為多能工也是如此。通過合理優化工序環境,讓員工少搬運、少低頭彎腰拿取物料零件更是給員工利益;員工提了一條合理化建議,給員工發一包方便面、一根火腿腸同樣也是給員工利益;可能有人說這是“作秀“,是“小恩小惠”。其實,“作秀”做久了,就成了習慣,就變成真實的的東西了。小恩小惠有什么不好?員工很喜歡,很歡迎。既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又間接落實了公司的戰略決策。既然如此,我們完全可以挺直了腰板說:小恩小惠也是馬列主義!
創建和挽救了三個世界500強企業的稻盛和夫先生認為:經營企業如果沒有員工的支持,只靠經營者一個人是絕對經營不好企業的。公司經營的目的,首先應當是為了員工的幸福。這是企業經營最大的目的。也是稻盛和夫先生一貫的宗旨,所以他一貫珍惜員工。假如在客戶、股東、員工三個經營要素之中,要稻盛先生做一個選擇的話,哪個要素是第一位的呢?他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客戶,更不是股東,最重要是員工。員工真正需要的是在公司長遠的工作下去,希望過上好日子。既然如此,公司就應當徹底的為員工的幸福著想。這樣公司的利益也能不斷增長。股東自然會很高興。所以員工第一就成為稻盛先生經營企業的第一原則和宗旨。
把員工放在第一位,就會使員工產生被認可的感覺,感覺自己是公司這個“大家庭”的一個真正的“成員”。這就是“親和力”。這樣大家就會把公司的目標當做自己的目標,有了共同的價值觀。這樣,公司的戰略就成了員工的戰略,大家一條心了,黃土就能變成金子。
還有,目標統一了,那么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提高了。從內心深處產生了對公司的熱愛。進而把這種熱愛傳達到產品質量和交貨期上。
西方管理哲學認為股東利益是第一位的。人是自私的,所以要推行法律和制度。傳統的西方管理哲學認為,員工是成本,與物品一樣應當盡可能廉價的使用。西方管理哲學認為關愛員工會增加成本。中國也有很多人認為,關愛員工是一種額外的責任,會給公司帶來麻煩和包袱。
但稻盛先生認為,只要關愛員工,員工就一定會努力工作來回報公司。稻盛認為要從人的本性出發,敬天愛人。就可以挖掘出人心底的愛,把人的陽光的、積極的部分,充分發揮出來。
其實,我們仔細地想一想,只要我們在公司里真正的關愛員工,奉行“敬天愛人”的企業理念,那么就會使員工感動,員工就會更努力的工作,公司的付出肯定會得到回報。在這方面,稻盛和夫先生用他創建和挽救的三個世界500強企業的事實給世界做出了雄辯的證明。值得今天我們很好的學習、反思和借鑒。
附錄注解:
敬天愛人。就是敬奉天理,無私忘我,關愛世人。天就是天道,就是人的良知。良知等同天理。愛人,愛他人,為他人無私做奉獻。----西鄉隆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