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幾篇提及了一些戰略梳理的工具。今天再介紹一篇針對市場業務組合策略的分析工具,安索夫矩陣。該矩陣是由美國的戰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博士于1975年首次提出,它是以產品和市場兩個要素,組合成四種相對應的策略。安索夫認為,戰略管理與以往經營管理的不同之處在于:戰略管理是面向未來動態地、連續地完成從決策到實現的過程。安索夫把經營戰略定義為:企業為了適應外部環境,對從事的和將來要從事的經營活動而進行的戰略決策。因此,安索夫認為企業戰略的核心應該是:弄清你所處的位置,界定你的目標,明確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必須采取的行動。他把企業戰略限定在產品和市場的范疇內,他認為經營戰略的內容由四個要素構成:產品市場范圍、成長方向、競爭優勢和協同作用。他把企業的決策劃分為戰略的(關于產品和市場)、行政的(關于結構和資源調配)和日常運作的(關于預算、監督和控制)三類。安索夫認為企業生存是由環境、戰略和組織三者構成,只有當這三者協調一致、相互適應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效益。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他設計了安索夫模型,這個模型的核心是通過企業和市場的分析確定有效的企業戰略。
以下是安索夫全矩陣圖,包括對兩兩組合后形成的四種策略的詳細解釋,也是企業在運用安索夫矩陣分析策略時,所采取的四個步驟。它們分別是市場滲透策略—現有產品和現有市場的組合,市場開發策略-現有產品與未來市場的組合,產品開發策略-現有市場與未來產品的組合,多角化策略—未來產品與未來市場的組合。
以上四種策略中的每一種策略,對企業內部的能力要求都會不一樣。市場滲透策略,要求企業內部要加強生產管理和產品的交付能力,重點領域是生產運營管理方面;如果確定是產品開發策略,則要求對企業內部的研發能力和設計能力等要很強;如果選擇了市場開發策略,則就要加強企業內部的市場人員以及營銷管理的能力;最需要謹慎選擇的策略是多元化策略,因為無論是采取縱向一體化策略還是水平多元化策略,都會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因而尤其要小心謹慎。關于多元化策略的選擇,以后會單獨列舉一個篇幅進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