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可能是網絡上討論得最多、理解得最少的一個內容。有關網絡是如何改變傳統商業模式的討論很多,但是對它的含義卻很少能有清晰的表達。
從最基本的方面講,一個商業模式是運行一個公司的方法;通過該模式的運作,一個公司能維持自己的生存,就是說,能有收益。商業模式意味著一個公司是如何通過在價值鏈中定位自己,從而獲得收益的。就電子商務而言,人們傾向于重用經過檢驗而可靠的模式。
一些模式相當簡單:公司供應產品或服務,并將他們賣給客戶。如果一切順利,盈利就是銷售收入超過運營成本的部分,公司也因此獲利。而有一些模式則更加錯綜復雜些,廣播即是一個例子。廣播和電視節目通過電波傳輸,都是免費發送給擁有接收器的任何人,自上半個世紀一直如此。廣播公司則是由發行人、內容供應商、廣 告商(及其代理)、聽眾或者觀眾這樣一個復雜網絡的一環。一開始,誰賺錢,賺多少錢并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的底線往往依賴于許多競爭因素。
電子商務將為商業模式增加許多新的種類,這點毋庸置疑。但是,在網絡上人們傾向于重用經過檢驗而可靠的模式,拍賣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古老的代理形式之一,拍賣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廣為使用,以確定以下物品的價格:農產品、金融產品、一些唯一的產品,像高品質的藝術品或者古玩。網絡使拍賣模式變得非常流行,并且在網絡上使它的應用擴展到了更大范圍的物品和服務中。
人們用很多形式對商業模式下定義、做分類。我就多年來網上的觀察,嘗試給出一個全面而可靠的分類形式。以下列出的分類形式并非權威或者絕對的,由于網絡商業模式仍然在進化,我們可以期待將來出現新的和有趣的變化。基本的商業模式分類如下:
代理模式:代理商是市場的締造者,他們把買方和賣方撮合在一起,并且推動交易行為。交易的雙方可以是企業-企業,企業-消費者,或消費者-消費者市場。代理從他撮合成功的每項交易中收取一定的費用。傭金的計算方式因人而異。代理模式常見以下樣例類型:
市場交換:提供涉及交易的全面服務環節,從市場評估到價格談判及合同執行。交易中心或獨立運營,或由多家企業聯營。這是在B2B市場中不斷被應用的通用模式。好的例子如MetalSite,ChemConnect’s World Chemical Exchange。在此交換模型中,典型地,代理向賣方收取基于銷售額的一個交易費用。價格機制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出價/購買,出價/協議購買,或者是一個拍賣的出價/投標的處理方法。
買/賣履行:這可以是一個在線的金融代理,類似于eTrade用戶發出買和賣訂單,進行金融設備的交易。同樣地,旅游代理也符合這個種類。在這種模式中,代理向買方和/或賣方收取交易費用。有些模式基于規模經營,用很低的費用就可以發送出最好的交易價格。
需求搜集系統:它的專利名叫“報出你的價”,其模式由Priceline.com公司首創。預期的購買者為某一商品或服務報出最終價格,代理則為他尋求相應的賣家。在某些模式中,代理收取的費用是報價和成交價之間的差額,或者是一個處理費用。通常,這種模式的目標定位于一些高檔的物品,如汽車,或飛機票等。
拍賣代理:為賣方(個人或商家)處理拍賣的站點。以一個最低點為基礎,賣方從購買者那里獲得最高投標金額。拍賣根據報價和出價規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交易代理:為買賣雙方解決交易問題提供第三方安全支付機制。
批發商:僅維護一個分類目錄,將大量的產品生產商和零售買家撮合在一塊。代理商方便了特許代理商和他們貿易伙伴的商務交易。對于購買者,可以使他們更快地進行市場交易,更快地獲取批量,同時,降低獲取成本。為購買者提供來自于最好的分銷商的報價、顯示 特定購買者的價格、交易時間,并推薦次分銷商–使交易更加有效。對于分銷商,通過報價、訂單處理、跟蹤訂單狀態,使分銷商更快地適應變化,減少勞動力, 從而降低銷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