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已經成為掛在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嘴邊的一個名詞。幾乎每一個人都確信,有了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證。那么,到底什么是商業模式?它包含什么要素,又有哪些常見類型呢?
第一、直供商業模式。主要應用在一些市場半徑比較小,產品價格比較低或者是流程比較清晰,資本實力雄厚的國際性大公司。直供商業模式需要制造商具有強大的執行力,現金流狀況良好,市場基礎平臺穩固,具備市場產品流動速度很快的特點。由于中國市場戰略縱深很大,市場特點迥異,渠道系統復雜,市場規范化程度比較低,在全國市場范圍內選擇直供商業模式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即使強大如口可可樂,康師傅等跨國企業也開始放棄直供這樣商業模式。但是,利潤比較豐厚一些行業與產業還是會選擇直供方式商業模式,如白酒行業,很多公司就選擇了直供的商業模式。云峰酒業為了精耕市場,在全國各地成立了銷售性公司,直接控制市場終端,廣州云峰酒業,西安云峰酒業,合肥云峰酒業,湖北云峰酒業等公司在當地市場上均具備一定的實力與良好的基礎;如很多OTC產品也會選擇直供市場。
第二、總代理制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為中國廣大的中小企業所廣泛使用。由于中國廣大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兩個最為核心的苦難,其一是團隊執行力比較差,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構建一個龐大的執行團隊,而選擇經銷商做總代理可以省去很多當地市場執行面的困難;其二是資金實力上困難,中國中小企業普遍資金實力比較薄弱,選擇總代理制商業模式,他們可以在一定成為上占有總代理上一部分資金,更有甚者,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完成最初原始資金的積累,實現企業快速發展。
第三、聯銷體商業模式。隨著大量中小企業選擇采取總代理商業模式,市場上好的經銷商成為一種稀缺的戰略性資源,很多經銷商對于魚目混珠的招商上產生了嚴重的戒備心理,在這樣的市場狀況下,很多比較有實力的經銷商為了降低商業風險選擇了與企業進行捆綁式合作,即制造商與經銷商分別出資,成立聯銷體機構,這種聯銷體既可以控制經銷商市場風險,也可以保證制造商始終有一個很好的銷售平臺。聯銷體這種方式受到了很多有理想,有長期發展企圖的制造商歡迎。如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娃哈哈就采取了這種聯銷體的商業模式;空調行業巨頭格力空調也選擇了與區域性代理商合資成立公司共同運營市場,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業績。
第四、倉儲式商業模式。倉儲式商業模式也是很多消費品企業選擇商業模式。很多強勢品牌基于渠道分級成本很好,制造商競爭能力大幅度下降的現實,選擇了倉儲式商業模式,通過價格策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比如九十年代,四川長虹電視在中國大陸市場如日中天,為降低渠道系統成本,提高企業在市場上價格競爭能力,長虹集團就選擇了倉儲式商業模式,企業直接將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里。
倉儲式商業模式與直供最大的不同是,直供屬于企業不擁有直接的店鋪,通過第三方平臺完成產品銷售,企業將貨源直接供應給第三方銷售平臺。而倉儲式商業模式是企業擁有自己的銷售平臺,通過自己的銷售平臺完成市場配貨功能。
第五、專賣式商業模式。隨著中國市場渠道終端資源越來越稀缺,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品企業選擇專賣形式的商業模式。如TCL幸福村專賣系統,五糧液提出的全國兩千家專賣店計劃,蒙牛乳業提出的蒙牛專賣店加盟計劃,云南乳業出現的牛奶專賣店與牛奶總匯等。選擇專賣店商業模式需要具備三種資源中的任何一種模式或者三種特征均具備。其一是品牌。選擇專賣商業模式的企業基本上屬于具備很好的品牌基礎,消費者自愿消費比較多,而且市場認知也比較成熟;其二是產品線比較全。要維系一個專賣店具有穩定的利潤,專賣店產品結構就應該比較合理,因此,選擇專賣渠道的企業必須具備比較豐富的產品線;其三是消費者行為習慣。必須看到,在廣大的農村市場,可能我們這種專賣模式就很難起到推動市場銷售的功能,因此,專賣商業模式需要成熟的市場環境。
專賣式商業模式與倉儲式商業模式完全不同,倉儲式商業模式是以價格策略為商業模式核心,而專賣商業模式則是以形象與高端為核心。
第六、復合式商業模式。由于中國市場市場環境異常復雜,中國很多快速消費品企業在營銷策略上也選擇了多重形式。復合式商業模式是一直基于企業發展階段而作出的策略性選擇。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無論多么復雜的企業與多么復雜的市場,都應該有主流的商業模式,而不能將商業模式復雜化作為朝令夕改的借口,使得營銷系統在商業模式上出現重大的搖擺。而且,我們應該了解,一旦我們選擇了一種商業模式,往往需要在組織建構,人力資源配備,物流系統,營銷策略都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否則,我們就不能認為這個企業已經建立其了成熟的商業模式。